职业教育,风景这边亦好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职业教育,风景这边亦好

■ 滕道明

从中职学生到中职校长:我的生命因职业教育而闪烁自信微光。

这辈子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职业教育。1986年,我考入铜山县张集职业中学,从此开启了终身不渝的职业教育生涯。1990年,我通过对口单招考入南京农业大学,就读农学职教师资专业。1994年我大学毕业到原铜山县马坡职业中学工作,先后任专业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副校长、校长兼书记。2006年因工作需要,我调至铜山中等专业学校,先任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2017年重新任校长兼书记。历史似乎充满戏剧性,2021年我调至母校张集中等专业学校工作,先任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2022年又重新任校长兼书记。从1986年入学到2022年履职,我从当年的学生变成现在的校长。回到母校,归属感与亲切感无以言表,责任感与使命感始终在心。

这些年,我不仅职务发生变化,职称从中教二级教师评至正高级讲师,技能等级也从中级工评到高级技师。一路走来,我逐渐从一个职教学习者成长为职教研究者。付出是另一种形式的回报,我先后获得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徐州市首届职教名师等荣誉称号。

从选择学生到调试方法:我的学生因职业教育而过上幸福生活。

当下的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承受着层次教育的痛楚。然而,实践证明,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并非智力不足,造成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失强劲的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禀赋、爱好和特长不同,这就需要多元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类型。

我用千变万化的办法去适应个性迥异的学生。我从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切入,培养他们净桌光盘的就餐习惯、“三微一轻”(微停、微笑、微躬、轻声)的打招呼习惯、分门别类的置物习惯等,然后从生活习惯迁移到学习习惯和职场习惯。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讲标准、制标准、用标准,通过标准化促成规范化。

学生一旦养成良好习惯,便会激发出不竭动力和无尽潜能。有些学生继续深造获得研究生学历,走上专家学者道路;有些学生擅长发明创造,成为创新能手;有些学生经过岗位历练,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相比,他们只是从不同的山脚出发,领略别样的风景。职业教育通过扬长,成就了不一样的学生。

从学科教师到融合育人:我的同伴因职业教育而获得专业发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什么是德育?德育是营造有德性的环境,师生过有德性的生活,成为有德性的人。爱因斯坦说:“如果你把你所受的教育都忘记了,那剩下的就是教育。”这里的教育指的就是习惯。学生的习惯靠教师培养,教师的习惯靠校长带动。为了带动更多教师和学生,我养成了读书、反思、实践的习惯。30年来,我记了1000多万字的笔记,积累了200多公斤剪报,每年听课100多节,发表文章200多篇。

教育是一个人影响一个人、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影响一群人的行动。在教学创新团队的引领下,我的同伴在各种比赛中摘金夺银,在课题研究中享受科研乐趣,在创新创业中大显身手。今天的张集中专,教我的老师还在课堂上,而我的学生也走上了讲台。一代代人传承着责任,传递着温情,带动更多教师发展。

目前,作为一所行走在乡村的农业职业中学,张集中专相继走出4位正高级讲师、2位特级教师、2位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多位省级名师名校长。

从被迫思考到主动建构:我的学校因类型特征而呈现独特样貌。

工作30年,我在校长岗位上长达27年,始终坚定初心,为发展学校不断努力。前两次做校长时,我主政两所职业学校,由于当时的政策和形势,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踉踉跄跄,我不得不思考工作中的难点、焦点、堵点。最终,我将对职业教育整体的、系统的、形而上的思考汇聚成了《职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一书。第3次做校长便是在我的母校张集中专。当年,为了改变在黑板上“养鱼”的窘境,老师带领我和其他同学动手挖鱼塘;而今,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我又把鱼塘填平建起了餐厅和宿舍。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学校办学规模从3400人跃升到7800人,创建了2个江苏省优质专业,成为江苏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

为了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我不断探究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提升职业教育的类型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类型自信。我认为,校长的生命价值不仅在于时间的长度,更在于事业的厚度、民心的温度。

没有等来的幸运,只有拼出的壮美。职业教育,风景这边亦好!

【人物简介】

滕道明,1969年出生,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正高级讲师,高级技师。先后获评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徐州市首届职教名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