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江苏坚定地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强省之基,全省上下不断凝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领先发展共识,江苏教育由“有”到“优”、由“优”向“强”,激荡着“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最强音——
锚定示范高地 夯实强省之基
■本报记者 缪志聪 阿妮尔
策划人语
2024年10月1日,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本报编辑部精心策划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岁月峥嵘75载 筑梦荣光新时代》,以8个整版的容量记述江苏教育的辉煌成就,向国庆献礼。其中,万字报道《锚定示范高地 夯实强省之基》回望全省教育的创新举措、实践经验和突出成就,展现75年来江苏敢为人先、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壮阔历程;“区域先锋”和“时代弄潮”分别专访4个县(市、区)和6所学校,彰显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潜心深耕和灼灼芳华;“亲历者说”以自述(专访)形式,约请亲历者与见证人讲述时代变迁中的动人故事和岁月缩影;“江苏教育名片”以名片+叙事形式在方寸间展示江苏教育的形象、风貌和精神。
在特刊的策划和采写中,我们一次次感受着75年来江苏教育发展的“精气神”。这是一部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领先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教育与经济、社会、文化互动的历史,也是一部各类教育齐头并进、质效并重的历史。当下,江苏正奋力打造“公平共享、全面多样、开放融合、卓越创新”的教育样板示范高地,75年的壮阔历程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赋予了深厚底蕴和不竭动力。
此时此刻,作为党和政府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教育改革历程的记录者和推动者,我们将感触化在指尖、化为墨香,与读者分享。我们相信,在高标准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苏新实践中,江苏教育独具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血脉,一定会激励我们继续向前;江苏教育人秉持的改革探索精神,一定会让我们凝聚共识、共赴未来。
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在实验室进行科研攻关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不懈努力和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下,江苏教育书写了宏大叙事下的壮阔史诗,取得瞩目成就。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江苏教育聚焦强铸魂、育新人,每一步都走得富有朝气;聚焦走在前、做示范,每一步都走得彰显底气;聚焦提质量、优生态,每一步都走得很接地气。
面向未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动员令”,刚刚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江苏肩负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实’的作风,将改革进行到底,奋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说。
培根铸魂——
一以贯之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2021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
2022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勉励他们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谈及抗战时期“新安旅行团”的历史佳话,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2023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回信,鼓励他们为深化国家间友谊与合作积极贡献力量。
……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重要回信精神为江苏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一直以来,江苏教育系统始终学思想、强党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上彰显担当作为,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新中国成立后,江苏一直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问题展开探索,“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就是江苏教育人首先提出来的。
1990年春天,为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省教委邀请一批专家、校长座谈,3天的会议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同年底,省教委颁发《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试行)》,引导小学教育发展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这份文件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45号文”。
在“45号文”引领下,一批批特色学校涌现出来,各地各校编写出多种内容新颖、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江苏的基础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江苏开展全面教学改革,教育教学变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知识传授加能力培养,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2010年,江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举旗定向,思想领航。进入新时代,江苏教育系统更加明确教育使命和育人方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我省持续完善领导体制,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全省着力推进学校领导体制改革,把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列为重点改革任务,切实从课程建设、教材编写修订、教学资源整合开发、教师培训等方面下功夫、提质量,强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省不断凸显思政课关键课程地位,从制度机制上发力,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思政课”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重大行动和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思政课建设的总体设计。高校有组织、成体系建设思政课优秀教学资源,组织优秀思政课教师分课程分章节编写讲义教案,围绕章节重点难点上示范课;中小学思政课开齐开足全覆盖,省级开发的《国家安全教育读本》、南京市的国家公祭读本、扬州市的“运河思政”等地方和校本课程受到广泛好评。
苏州大学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期间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打造“平江路上的思政课”;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吴文化》《淮海文化》中增加习近平总书记对太湖治理、淮河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在太湖治理和淮河治理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在江苏,灿若星辰的地方传统文化从大江南北“汇”进校园,为孩子们提供精神滋养。
“大运河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刀为笔、以玉为纸的玉雕,是扬州运河文化的精髓之一,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在扬州梅岭中学“运河思政”融合课堂上,不同学科教师以“延续文化血脉”为主题,以因运河而兴的扬州玉文化为线索轮流授课。讲到玉雕时,美术教师带学生借助肥皂体验雕刻技艺,语文教师重点讲述玉文化,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则引导学生认识工匠精神。
在南京,一所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六朝博物馆开设“探秘六朝——瓦当的一天”等博物馆课程,拉近孩子与文物的距离;南京博物院开展“种子教师”培训,让文博知识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传递给学生。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淮安市新安小学将红色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不断完善“敢为小先生、能做小主人、争当小好汉”的“三小”育人体系,让孩子们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人。“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中汲取智慧,为孩子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创造条件,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该校校长张大冬说。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伟大的时代与杰出的英才总是相伴而生。“劳动教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每天一节体育课”……近年来,江苏教育改革围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不断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教育事业徐徐展开新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下一阶段,江苏教育系统将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品牌,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构建新时代新征程立德树人新格局。
服务大局——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联动贯通
9月14日,教育部、江苏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作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未来将搭建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推动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江苏是高教大省,拥有172所高校,其中16所高校的48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第一基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尤其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江苏将发展科技与教育事业作为主要抓手,服务、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摁下了“快进键”。如何力争全省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1989年,江苏省委、省政府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将原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转换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在1994年8月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
9月26日,东台市第一小学组织“创意手工迎国庆 童心共创中国梦”主题创作活动,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手工作品,展示心中的强国盛世,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许爱华 摄
9月24日“全国科普日”,泗洪县东风小学组织学生走进泗洪县博物馆,近距离接触我国自主研发的“禹城舰”扫雷舰和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模型。
李文 摄
“科技兴省”战略进一步充实为“科教兴省”战略,突出“教育为本”理念,江苏旗帜鲜明地在全国提出“用一流教育支撑一流经济”的战略思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在高等教育领域,根据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江苏作出决策:从199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全省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快速迈进。从此之后,江苏始终坚持将教育、科技、人才联动贯通,一批优秀高校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贡献成果、提供智慧。
在职业教育领域,1997年起,江苏重点在县(市、区)建设100所职前职后沟通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职教中心。2010年,常州市、苏州市、如皋市、江都市等10个市、县(市、区)成为首批江苏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在全省范围内,以职教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江苏致力打造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新模式,各职业学校发展重心逐渐转到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上。同时,以技能大赛促教、促学取得显著成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全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主要统计指标逐年向好,跃居全国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努力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不断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地把教育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提出,要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总书记对江苏的谆谆嘱托,也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
能够扎扎实实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必须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10年来,江苏建成国家示范中职校 47 所、省现代化示范性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 146 所,高职院校从 77 所增加到 91 所,其中20所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总量居全国第一。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家公办职业教育本科学校。
全省13个设区市广泛建有职教园区,对应智能制造、新材料、能源环保、健康、现代农业等重点专业集群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支撑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中高职所办专业涵盖全省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每年向社会输送约 50 万名技术技能人才。据统计,目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 830 余万人,位居全国第一。中高职毕业生超过 90% 留在江苏就业,约 70% 到县(区)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在服务基层、服务乡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全省持续加大资源建设力度,增加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层次结构,并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培养质量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及专业和行业吻合度统计公告制度。统计数据显示,10年来江苏高校专业总数由2500个增加至4000余个,总体规模扩大60%,并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增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本科专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专业与产业契合度不断提高。
立足内涵建设全面提质,我省以“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引领,持续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四大专项”,助力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夯实高水平大学建设基础。其中,针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创新需求,超过一半的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超过一半的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与“1650”产业体系密切相关。
南京大学研制出国际上第一个铌酸锂有源光量子芯片,为光量子集成光学和信息处理开辟了一条和硅基芯片不同的技术路线;南京工业大学研发的膜制备与集成技术解决了制浆废水零排放等重大环保难题;江南大学科研团队“改造工业微生物底盘细胞高效合成高值氨基酸”研究成果实现了我国传统氨基酸发酵工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是我省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动缩影。经过多年发展,江苏高校“逐层推进、逐级上升”的学科发展体系逐步形成。截至今年7月,全省38所高校的280个学科进入ESI前1%,充分展现出学科建设持续夯实“高原”、打造“高峰”的良好成效。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近两年来,围绕“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这一重大使命,江苏再次加大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联动贯通的力度与深度,不断在制度和实践上寻求突破,持续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创新力量间的壁垒。
全省深度实施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支撑行动”。2023年,省教育厅联合省委人才办、省科技厅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工作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深入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行动”,加快打造高校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改革先行区,增强高校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更多科技成果正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江苏教育跑出了加速度。
尊师强师——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
“我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事业,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我将自觉弘扬教育家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做一名有信念、讲奉献、有作为的好老师。”“作为一线教师,为了祖国的未来,我只有竭尽全力帮助每一个孩子,才能不负关心和重托。”……9月8日,在北京参加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的江苏教师代表激动不已。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江苏教育系统涌现出2024年“最美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2人,“全国优秀教师”21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4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5人,21个单位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是江苏超百万名专任教师的共同荣光,也是江苏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璀璨成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中国成立75年来,江苏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坚持尊师重教传统,建成一支数量基本充足、结构日趋合理、素质不断提高的教师队伍,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省根基。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江苏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作为全体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首要任务,融入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全过程。
言传身教,师德为先。江苏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为全省教师厚植“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土壤,引导广大教师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2008年,泰州市海陵区教师陈锦华率先发起成立“教师妈妈”团队,结对帮扶孤贫留守儿童。16年间,他所在的原泰东实验学校融入泰州市实验小学,“教师妈妈”团队从一所学校扩展到泰州市所有学校,“教师妈妈”们把爱倾注给28502名留守、孤贫等困境儿童。
“我采用不同的方法走进学生心田,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种桃种李种春风。”2024年全国“最美教师”、昆山市葛江中学语文教师于洁先后在7所学校做了33年班主任,和学生共写“于老师日记”,以“不惊扰、不打击、多打动”为原则走进孩子们心里,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
多年来,大批江苏教师在各自的岗位耕耘奉献,弘扬师德。如今,江苏在全国率先制定《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列出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设立全省师德师风问题举报专线和监督信箱,建立省、市、县、校四级师德监督投诉体系和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全方位的评价监督体系。
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还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75年来,江苏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以斯霞、李吉林、杨瑞清等为代表的众多江苏教育名家,一代又一代江苏教师不断提升师能,教师学历层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在2022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评比中,江苏获奖206项,占全国的10.3%、居全国第一,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全覆盖。
20世纪90年代,江苏积极贯彻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1996年,省政府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通知》。进入21世纪,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成为我省教师工作主题。2002年,省教育厅出台《江苏省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细则(暂行)》等,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2012年,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以此为引领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一生的修炼、一生的勤勉、一生的清贫。它不仅指向职业修炼,更指向由内而外的专注与平和的力量,一种永不懈怠的自我跃升和精进。”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南通市启秀中学教师李庾南从教67年始终坚守教学一线,被誉为“真正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家”。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研究生导师除了导科研之外,还要导思想、导人生、导生活。”全国模范教师、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闫永胜探索以目标培养和过程管理为主线,辅以人文教育和思政工作为两翼的育人模式,累计培养优秀研究生100余名,60余人成长为教授、副教授。
目前,江苏已形成超万人的省级高层次人才梯队。高等教育阶段,我省持续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江苏产业教授计划、高校“青蓝工程”、江苏省教学名师支持计划等,高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10%。职业教育阶段,深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导综合性大学和工科类大学参与职教教师培养,教育部立项建设36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江苏入选39个,位列全国第一。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先后实施“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和“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涌现出薛法根、庄惠芬等一批中小学名师、名校长。
师范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1953年9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和师范学校的通知》。1957年,全省有中等师范学校33所,中等师范教育有了较为合理的布局和一定的招生规模,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校院系调整后,南京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学院、扬州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学院和江苏教育学院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承担了培养中学合格师资的重任。时至今日,我省在全国率先部署教师教育创新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共有40所院校培养师范生超30万人。
在高质量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教师第一资源属性,强化条件保障,发扬尊师重教传统,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
多年来,全省逐步建立中小学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增长长效联动机制,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惩戒等权利,并以“白名单”形式列出省级层面涉及中小学的检查、考核、评比等项目清单,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为激励全省广大教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厚植沃土。
立足民生——
民心所盼即为教育发展所向
这个暑假,江苏名师空中课堂心理健康专栏“苏e直播”推出8期“暑期特辑”直播课,开学前推出的《假期心灵多巴胺:打败开学综合征》收看量突破800万。“润心”行动开展以来,省教育厅积极协同多方力量,推动校家社共育。目前,“苏e直播”已推出28节心理健康课,收看量突破1.8亿人次。
民生所盼,即是教育发展所向。75年间,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江苏教育在保障公平的同时提升质量,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持续提升教育改革发展惠民成效,直面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教育热点问题,不断优化、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难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与获得感持续上升。
作为教育的“基石”,基础教育关系国计,更关乎民生。建省之初,江苏省委、省政府就将发展基础教育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充分发挥各地办学优势,调动广大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苏从普及小学教育起步,实现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历史性跨越。1996年,全省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两基”目标的省份之一。
从高起点出发,以高质量为标准。从1997年起,江苏开始实施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行动计划,每年安排改造薄弱学校1000所。2006年秋季,我省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比全国提前半年。随后,全面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课本政策。在不断提高普及程度、加强基本办学条件的同时,江苏抓管理、抓队伍、抓改革,推动基础教育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
2015年,江苏成为第一个实现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的省份。2017年,我省出台推进优质均衡发展专门意见,确立“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全面设计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与行动路径。今年3月,南京市高淳区等12个县(市、区)被评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如今,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率由2017年的62.04%提高到86.68%,95个县(市、区)中已有75个申请省级评估、44个通过省级评估,12个接受国家督导评估。
近5年新建投用义务教育学校28所,改扩建投用18所,总投入71亿元,“全市处处有新学校、学校处处有新亮点”成为常熟教育的亮丽名片;在扬中,教育人更为关注的是如何依托当地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一校一特色、一镇一主题,成为别具特色的教育风景……江苏各地有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教师队伍内生动力。
“双减”工作事关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到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江苏将“双减”落地作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的关键,在校内减负增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两方面同步发力。南京市江宁区将“深化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作为“双减”后区政府教育发展改革重点任务,各校将“双减”工作要求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探索出极具特色的江宁经验。
近年来,江苏全面整治小区配套园、清理无证园,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持续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2023年,高质量完成“改造提升600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新建改扩建40所普通高中”“省属高校建设学生宿舍60万平方米以上”等3项省政府教育类民生实事……民心所盼,得到充分回应和高质量落实。
师生安全,牵动民心。2023年,全省教育系统围绕自建房等既有建筑安全、消防安全、校车安全、宿舍用床安全、实验室安全等开展专项治理。今年暑期,省教育厅会同省发改委等7部门出台“1个文件+4项指引”制度体系,推动食堂及食品安全管理提质增效,各地各校切实提升食堂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卫生意识、岗位意识、服务意识,让校园餐真正成为师生家长的“放心餐”。
教育的温度还体现在对困难群体的帮扶上。在江苏,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构建保障型资助与发展型资助并重的一体两翼资助服务体系。今年,江苏明确,将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不断完善保障型政策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个都不失学”,力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个都不掉队”,逐步构建起学生资助工作由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拓展的“江苏模式”。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2001年,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成立。2022年,我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省级联席会议机制,推动“百校联动”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300余场。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我省积极推进智慧就业平台全覆盖,省级“智慧就业大数据监测分析中心”实现对全省毕业生就业供需动态的实时监测。2025年高校毕业生秋季招聘月活动即将于10月中旬启动,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智慧就业”稳步推进,“智慧教育”惠及全省师生。江苏主动融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扩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溢出效应和倍增效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实现全方位育人、全链条贯通、全时空服务。2019年年初,省“名师空中课堂”项目启动,越来越多学生感受到线上教学的便利与高效。2022年,江苏被确定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首批整省试点省份。2023年,《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指南》印发,30个县(市、区)被确定为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域。
无锡市梁溪区开发“梁溪问学AI学习系统”,基于知识图谱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作业题库,并集成自主学习材料和微视频教学资源;盐城市盐都区搭建智慧教育基座平台,形成课堂教学、教育评价、教辅后勤、行政办公、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资源库”;2023年度,连云港市海州区4942名教师通过互动课堂、专递课堂、直播课堂等形式开展教学、培训、科研、课题交流……如今,全省30个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如火如荼,有效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75年来,江苏坚定地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强省之基。新征程上,全省教育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对标党中央关于建设教育强国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实验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先锋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质均衡标杆区,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全力打造“公平共享、全面多样、开放融合、卓越创新”的教育样板示范高地,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走在前、做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