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赋能“催化”校地共融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盐城师范学院坚持扎根地方办学,发挥“三个第一”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优势——

双向赋能“催化”校地共融

■本报记者 缪志聪 通讯员 徐苏阳

日前,盐城师范学院第30批新疆实习支教团再次出发,50名大学生从盐城启程前往新疆伊犁、哈密等地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开展实习支教。自2009年以来,该校已派出29批1626名大学生和64名指导教师奔赴新疆,足迹遍布天山南北。这支以“铁军”命名的支教团,不仅续写着教育援疆的爱心接力,也将盐阜大地的红色故事在中国大地上广为传颂。

“我校始终坚持扎根地方办学,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三个第一’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优势,在强化校地融合发展中实现高校与地方双向赋能。”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戴斌荣说。

同题共答,

“金点子”变成“金钥匙”

条子泥,是东台市近海区域呈南北走向的巨型沙洲,因港汊似条形得名。近年来,条子泥已发展成为垦区,这片昔日的盐碱地充满着勃勃生机。

盐碱地变为“米粮仓”的“秘诀”是科技——来自盐城师院湿地学院的专家团队,在盐城当地废弃盐田、废弃海水养殖场和新垦滩涂进行重盐土快速高效改良攻关及“种养一体化”模式探索,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高产新纪录。该校特聘教授茆训东带领团队,摸索出“5N快速高效脱盐法”等关键技术,帮助射阳顺泰农场的盐碱地获得丰产,使其2014年以来一直保持全国废弃盐田即重盐碱地稻麦单产纪录。“抓好盐碱地改良利用,对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全力端牢‘中国饭碗’,意义重大。”盐城师院湿地学院院长唐伯平说。

近年来,盐城师院将科研课题瞄准地方发展难题,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地方同题共答,让科学研究的“金点子”落地为破解地方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学校成立“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研究院”,为盐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打造“智囊团”;与盐城市共建软件学院,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应用型人才;成立江苏省第一所父母大学,推动家校共育走深走实。

同力共促,

“青年力”迸发“新动能”

“选择回乡任教做一名乡村教师,为家乡培养优秀学子,是我的梦想。”谈及职业选择,滨海县八滩镇中心小学教师顾益生满是自豪。作为毕业于盐城师院的乡村定向师范生,工作刚满一年的他已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肯定。盐城师院是江苏7所招收乡村定向师范生的高校之一,2016年至2023年,该校为社会输送近3000名本土化乡村教师。

选择扎根乡村、服务基层,源自大学期间的耳濡目染。服务基层,到贫困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已内化为盐师学子的理想追求。青年学子的加入,令基层发展迸发新生机。该校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大学生们走进当地农村,运用彩稻育种、稻田彩绘、GIS信息分析等技术开展“稻田画”创作,打造“稻田画”农业休闲旅游品牌,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朱志鹏研发白首乌活性成分高效提取工艺,解决了白首乌产品等级低、附加值低等关键问题,为滨海县的种植农户带来了可观收益。

同源共生,

“创新力”激活“春池水”

“大丰瓷刻将有实有虚的刀法和技法相结合,在瓷体表面再现书画笔墨之韵,被誉为‘瓷器上的刺绣’。”近日,在一个特殊的“带货”直播间,盐城师院学生曹宇艳通过镜头向网友推荐具有盐城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亭湖木雕、东台发绣、麦秆画、老虎鞋等陆续上线,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近年来,盐城师院深挖盐城地方文化“富矿”,创新传播形式,激活文化发展的“一池春水”,让文化真正“活”起来、“潮”起来。

学校组建追梦非遗团队,踏访盐城各地,调研百余个非遗项目,拍摄50余部非遗纪录片。搭建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平台,与淮剧、亭湖木雕、东台发绣等20余位非遗传承人合作,举办“带货”直播和主题展销会。此外,学校盘活红色文化资源,以新四军抗战事迹为原型打造“沉浸式体验”和“跨时空对话”红色故事情景剧。组建“寻访新四军老战士”实践团,寻访新四军老战士87名,学生与老兵面对面,用音视频记录寻访故事,用3D动画还原历史画面。

大学依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谈及高校与地方共融共生之道,戴斌荣深有感触:“高校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在此过程中,学校的科研能力得以提升,育人成效得以彰显,真正实现了校地双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