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南京工业大学“夕阳助新苗”坚持捐资助学20年——
当“爱心接力”遇上“双向奔赴”
■本报通讯员 杨芳 朱琳
“很多离退休教职工年事已高甚至患病住院,已经不便到校,仍要求亲属将捐款送到学校;有的老同志把自己的稿费、奖金、义卖所得全部捐出……”日前,在南京工业大学“夕阳助新苗”20周年回顾暨第20期“夕阳助新苗”助学金颁发大会上,章丽华、俞富良、施彩凤3位离退休教职工荣获“‘夕阳助新苗’助学金感动人物奖”,该校离退休教职工的爱心事迹再次触动师生的心弦。
20年来,南工大离退休教职工近3700人参与助学,累计捐出近200万元善款并成立“夕阳助新苗”助学金,惠泽522名学子。
忆起20年前“夕阳助新苗”捐助活动启动之初的场景,该校(原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黄殿臣历历在目。他说,2004年的一天,原南京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郭汉鸿说:“学校约有15%的学生比较困难,我们得想办法帮助他们。”于是,郭汉鸿、黄殿臣和该校材料学院退休教授胡道和3人发起“夕阳助新苗”助学捐款倡议,并征求老教师意见。看了倡议书内容,老教师深有共鸣,当场便有24位教师签名响应。
“夕阳助新苗”助学金设立以来,一批又一批离退休教职工将“捐资助学”当作一项事业,做实、做深、做好。 “江苏最美资助人”、南工大离休干部章丽华生活极为俭朴。2002年,80岁的她将积蓄12万元交予学校,设立“胡松林奖学金”,每年资助4名新生,直到他们完成大学学业。此后,她连续17年坚持捐款,直到离开人世。所捐款项累计40多万元,资助了60多名贫困大学生。
熟悉章丽华的师生对此都十分惊讶,他们从没想过这位生活俭朴、但凡花钱总要掂量半天的老人竟“一掷千金”。尽管章丽华已单独设立了奖学金,但她还是带头捐款,每年雷打不动地向“夕阳助新苗”项目捐出1000元。
南工大退休职工俞富良在妻儿相继离世后,不幸罹患渐冻症,但他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在2020年捐出20万元设立“俞富良助学金”,用来资助贫困生。次年,他又执意再向学校捐赠50万元。该校离退休党工委书记阳辉介绍说,“我们去看望俞老时,再三表示不能再接受他的捐赠,希望他将卖房款用于治病和晚年生活保障。”该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副处长凌红表示,当时口不能言的俞老师“生气”地把“质问”写在纸上:“为什么不接受我的捐款,我是个老党员。”被学校两次拒绝后,2022年,俞富良委托侄子将10万元直接打进“夕阳助新苗”助学金账户。今年,他又委托亲属再次向学校表达继续捐款的意愿。如今,俞富良的善款先后惠泽50位学子。
“离退休老同志们的善举和爱心,成就了我校关工委的工作特色,也成就了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响亮品牌。”南工大党委书记芮鸿岩表示。“‘夕阳助新苗’助学金项目,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南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大卫说,受助学生有的保研名校研究生,有的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有的担任公司高管,有的成为教师。
“我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竭力以自己的微光奉献一份力量。”南工大2022届受助学生、现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安世林表示,这份爱不断激励着他持续奋进。南工大校友王东伟自2013年毕业后,坚持每年给“夕阳助新苗”助学金捐款。爱,就这样从单向帮扶转变为双向奔赴。
此外,在校学生积极行动,为退休老教师开展系列公益活动,运用所学知识上门为老教师维修电脑,或与老教师结对交流,倾听老一辈的智慧与教诲。
“夕阳助新苗”助学金项目的影响力不断延伸和拓展,演变为一个设立多个奖学金、助学金项目的多元化教育基金。“我们刚在南京市第五十中学设立‘夕阳助新苗’奖学金项目,不断扩大福泽学子的范围。”南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郭万牛表示,今年该校在南京市第五十中学嘉奖4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希望在他们心中播撒一颗颗关于“爱和奉献”的种子。
“夕阳无限好,余晖育新苗。” 得知南工大“夕阳助新苗”助学活动取得的成效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给予高度肯定,特地为“夕阳助新苗”捐助活动20年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