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学校来了个实习生
■ 马雪芳
去年9月份开学,学校来了个实习生。实习生姓刘,小伙子,胖乎乎的圆脸,中等个儿,身体结实。小刘就读于某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
初一(3)班班主任陈老师任教三个班的英语课,工作量很重,我就安排小刘跟着陈老师实习,一方面可以跟着陈老师学教英语、学当班主任,一方面也能帮陈老师处理一些杂事。
开始两个星期,我巡视班级,发现小刘总是坐在班级的后面,边听边记。一次,我站在小刘的边上,无意中发现一个细节——小刘手里捏着两支水笔,一支是黑色的,一支是红色的。原来他用黑色水笔记录,记录一段后再用红色水笔在边上写几句话。下课了,我让小刘把听课记录本给我看看。陈老师的每堂课几乎都被小刘实录下来了。我注意旁边的红字,诸如“这个问题提得有价值,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这个设计新颖独特,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几句话说得非常巧妙,过渡熨帖自然”……一个这么认真且爱思考的实习生,实属少见。
每周三是我的行政值日。一个周三的晚上,陈老师在一个班护学学生的夜自习,小刘在教室后面的小办公桌上给学生批阅作业。有的学生做错了题目,小刘轻声指出错在哪里,学生连连点头回位纠正;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小刘就在他的本子上提笔做示范……
无意中,我发现小刘桌上摊开着一本硬面抄,上面像记着日记。我征得他的同意后,翻开本子,一行行流畅端正的字迹映入我的眼帘。本子上记录的都是小刘的教育生活,日期、天气情况、温度、空气质量、昨晚做的梦、上午的事情、下午的事情、晚上的事情,每天记录的字数约在一千字,居然一天也不落。
小刘告诉我,他来学校的第一天,我就提醒过他,一个新教师要养成天天记录教育生活的好习惯,不出几年,这个新老师的专业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这句话他一直牢牢记在心底。通过这个教育生活记录本,我已经看到了这个小伙子一年以后的样子了——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小刘把一群天真烂漫的学生牢牢吸引住了,教室里时而是他激情飞扬的讲课声,时而是学生们清晰洪亮的读书声……
一个学期很快结束了,小刘带着优秀实习证书回到了学校。几天后,小刘在朋友圈发了9张照片和一行文字:感恩在我实习期间学校每天免费供应的可口饭菜。每张照片里都是四菜一汤和一碗饭。在与小刘的微信交流中,我了解到,小刘在我校实习期间把每天吃的饭菜拍摄了下来,存在手机里留作纪念。我情不自禁地给这个用心、充满感恩之情的小青年点了个赞。
今天,我收到了小刘在微信上发来的喜讯:“马老师,经过紧张的笔试、面试,我已被家乡的教育局录取为编制内教师,感谢您在我实习期间对我的关心、指点!”我立即回复:“小刘好!我早料到你会有这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