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心”动力 惠及每一个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连云港市通过抓好五育并举、开设“流动的心理课堂——乡村百校行”专题送教、推动全员育心等举措——

注入“心”动力 惠及每一个

■本报记者 杨潇

“暑假来了,孩子们有了更多自由时间和探索空间,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更好地陪伴孩子呢?”假期伊始,连云港市墟沟小学微信公众号就及时“上线”了《做一个有智慧的家长》栏目,为广大家长们的暑期家庭陪伴提供不一样的视角与启发。

自2023年我省“润心”行动工作启动以来,连云港市始终坚持五育并举,进一步压实学校、家庭、社会关爱学生的责任,为学生成长“添”动力。今年5月,连云港还创新打造了“流动的心理课堂——乡村百校行”专题送教活动,让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辐射乡村、惠及“每一个”,助力更多孩子健康成长。

五育并举,

增添成长“心”动力

“坚持自我超越!”“比上次再多进步一点点!”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特别设置了“阳光心语墙”,学生们在便利贴纸上写下心愿,以此表达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此外,该校还放置了两个收集箱——“快乐收集箱”和“坏情绪回收站”,引导学生勇敢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宣泄情绪、释放压力。

近年来,连云港市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强化课程、活动育人双重效果,连云港市督促各学校开齐开足上好心理健康课程。

连云港市海州区按照“理念引领课、必修课、选修课”的基本分类梳理了心理健康课程资源,“我们引入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各校以每班每两周一次的心理健康课程为‘必修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海州区教育局局长闫浩介绍说,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全区构建了不同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兼顾体验和调适,不断提高心理课程实施的质量与效果。同时,该区还引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选修课程和专业线上平台系列微课为“选修课”,以满足各类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学生们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学会自助互助,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

今年5月,教育部部署开展了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连云港市各地各校打造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小学举行了青少年读书行动“阅读生命”主题读书活动,以阅读为载体,由家长、学生共同参与,通过朗诵、情景剧等节目演绎,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触动心灵的人生“选择课”。“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做一粒读书的种子,传承文化基因,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让生命成长更有力量。”该校校长潘磊说。

以“美”润心、以“艺”润心,如今连云港各地各校还广泛开展校园心理剧大赛、“阳光下成长”班集体艺术展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特色活动,在促进素养提升的同时,为学生成长进一步注入“心”动力。

辐射乡村,

打造“流动的心理课堂”

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中心小学是一所临海而建、向海而生的乡村学校,拥有三个校区和一所完小,共4300余名学生。“由于条件受限,目前我们有1300余名学生分散在2所偏远的农村学校。”该校校长卢华伟介绍说,为让乡村学校的孩子们享受到和中心校一样的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该校自2022年起探索实施“行走的心理课堂”走教活动,组建起12个人的“悦海”心育团队,如今已为孩子们带来189节心理健康课,课程满意度达98.7%。在近日教育部公布的“向阳花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教师典型案例名单中,该校教师孙媛媛、闫晶晶申报的《行走的心理课堂——让乡村孩子都能接受青春健康教育》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典型案例入选。

为让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惠及“每一个”,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润心”专班先后深入全市近100所中小学校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全市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依然存在着专业力量相对薄弱、学生心理需求易被忽略等问题。目前全市仅有约30%的乡村中小学校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连云港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仲恒介绍说,基于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及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连云港市将海头中心小学优秀做法进一步推广,启动了“流动的心理课堂——乡村百校行”专题送教活动,以“共享教师+资源融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市乡村学校的开展与普及。

“我们优先选择未配备专职教师且未建立心理辅导室的乡村学校,并将实地调研中发现的专业力量薄弱学校作为送教活动目标学校。”仲恒介绍说,为更加贴合乡村儿童实际需要,送教教师围绕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挫折应对、生命意义、生涯规划等内容,打造了30余节心理健康课程,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把心理健康课和团辅活动送至全市100所村镇学校。

“流动的心理课堂”广泛开展,让乡村孩子有了更多收获。在连云港市朝阳中学,送教教师陶小娟为七年级学生带来了“给自己贴上积极的标签”心理健康主题课。她先让大家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形象的小动物贴纸,并在纸上写下自己所拥有的积极标签,最后小组成员互相在贴纸上写下对他人的评价。“当卡片再传到我手中时,看着‘开朗’‘ 聪明’‘善良’等大家对我的积极评价,我很开心。正如老师所说的,我们感受到了自己被欣赏、被关注、被肯定,我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该校学生于舒蕊说。

全员育心,凝聚育人“一条心”

今年暑假,连云港市面向全市500余名县(区)教育局分管领导、中小学校长,开展了为期2天的“润心”专题培训活动,围绕教育政策、育人观念、管理效能,从“一把手”观念更新抓起,助力全市教育系统心育意识进一步提升。“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飞得‘高不高’,更要关心学生飞得‘累不累’‘远不远’,同时要关注学生‘想不想飞’‘会不会飞’。”连云港市赣榆第一中学校长仲崇柱认为,广大教师需要积极做好三个“转变”,即转变管理观念、转变教学观念和转变育人观念。

“近年来,我市陆续开展了县(区)教育局负责人、中层干部和校长专题培训,突出观念更新和教育关爱,将‘润心’工作责任和要求贯穿全系统。”连云港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林田海说。为将“润物细无声”的浸润陶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连云港市进一步强化专业指导,邀请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主任许红敏、港城名班主任、儿童心理专家等,面向全市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2期育人素养暨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覆盖教师近2万名,促进教师优化教育方法,引导全市教师用心用爱做好“引路人”。暑假期间,该市还围绕专业成长路径、心理疏导技能、沙盘游戏技能、教学案例研讨等主题,对全市千余名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再培训,助力全市中小学心理教育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为促进“润心”行动走深走实,自2023年起,连云港市就已建立市、县级青少年生命健康关爱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市、县、校三级“润心”专班,全覆盖建立了教育系统“局长包片、处长包校”工作责任制。今年3月,连云港市教育局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责任清单”,健全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心理教师包危机学生、育人导师包结对学生、成长伙伴包同伴五级“包保制”,确保“生有人爱、难有人帮、事有人管”,进一步压实压紧全员育心责任,明确任务目标。

聚焦家庭赋能,连云港市坚持推动家长履行主体责任,促进家长成为孩子生涯的引导者、学业的协助者、心理的支持者,凝聚育人“一条心”。今年以来,全市已组织74.5万名家长参加学生心理健康专题家长培训会;开办“优秀父母的家庭教育智慧与艺术”“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等家庭教育大讲堂直播7期,发布“亲子沟通:有话好好说”“亲子秘籍:如何科学平衡孩子的学业和人际交往”等系列微讲座37场,已有110余万人次收听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