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味的语文美学实践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有意味的语文美学实践

——读《鹿鸣河畔的浸润语文》有感

■曹洋

《鹿鸣河畔的浸润语文》

孙长春 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语文既具备工具性、物质性、观念性,也具备人文性、精神性、自足性。关于这些属性的地位与作用,学界与业界一直都在探讨。随着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发掘出语文的新属性——审美性和实践性。

不久前,我读到江苏省卓越校长培养对象孙长春主编的《鹿鸣河畔的浸润语文》,这是一本阐释高中语文教师兼校长的语文思想理念和语文实践行为的著作。“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作者力求让学生在富有文化味的氛围中感受独特的语文味,让语文成为培养学生审美的重要温床。

《鹿鸣河畔的浸润语文》由4个篇章构成,每个篇章既独立成块又前后关联。编者通过精心架构和深度挖掘,再现了20年间一方水土教育人的语文情结,全方位展示了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这所名校的语文生活和语文质态。在我看来,书中丰富的教学实录和案例,可称为“有意味的语文美学实践”。

我们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有些高中生经历了12年的语文学习,却写不好简单的自我介绍。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反思,如何让学生安顿在语文之家,如何让学生领略和运用语文之美?作者笔下的语文实践,正是对这些反思的回应,这些丰富的实践不是课堂的逃逸,而是有意味的外溢。它让学生感知到语文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生动的具有生活滋味的实在,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都是形式的一部分,师生都是这一形式的参与者、构建者和想象的叙述者。这一形式是主动的、自由的、变换的,它远离了传统讲授的禁锢,远离了程式的刻板,让学生像鱼儿回归江河湖泊,回归自我与他者美学互动的纯粹过程。

有意味的实践不仅体现在形式上,还体现在美的历程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多地使用抽象、凝固的符号,一次又一次刷题,一篇又一篇分析,一堂又一堂灌输,在不知不觉中掏空了学生生活的原浆。在语文学习中,如果没有欣悦的发现,没有美的达成,那么到头来,学生依旧下笔无源,纵使拼接成文也味同嚼蜡。

作者主张的外溢的课堂,将语文课上的形象回归到自然的物化状态。这种物化还原是很有必要的,倘若语文长期悬浮于生活,那么“杨柳依依”换成“松柏依依”也就没有什么不同。没有杨柳与松柏物性的辨识度,就不能准确指向杨柳松柏文学形象、文化隐喻的物质属性。活态的物化形象,展现了活化的物象诗意,进一步活化了语文的生动之美,它让学生对美的期盼、美的创造有了根性的生发。杨柳物象的活化或许只是某个景物在脑海中瞬间的徘徊,但其背后的美学意蕴却可以影响学生一生。这种诗意的点燃,正是语文美学的终极目的,学生由此懂得欣赏美、创造美、分享美。从这个意义来看,作者的外溢课堂实践就更加意味深长了,既可以作为语文美学、语文诗性及其物化—活化—内化运行机制等形而上的分析与归纳,也可作为语文形式、方法、策略等形而下的观摩与探讨。

外溢课堂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下何以可能?我以为,这既归功于作者深厚的理论学养、智慧的语文探索,还得益于姜堰二中几代人持续构建的大文化场域。他们自觉承接本邑“泰州学派”人人皆圣人、处处皆学问的乐学思想,实施本真教育行动。姜堰二中校园内设有乐学堂、越剧史料陈列馆、艺术馆、悦微书吧、本真教育研究所、乐学红楼社团等,校园里每个物件都成为教育教学的话语者。阔大丰富的人文景观,使得作者能够挥洒自如地与学生一起种理想树,观杨柳扶风,听鹿鸣河逝者如斯的喟叹……

外溢课堂清新而梦幻,给予读者无限想象。读完全书,我感慨颇深:语文课堂,需要更多像这样有意味的语文美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