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事”办得更好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短评

把“好事”办得更好

■本报评论员

“爱心暑托班”是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就目前社会反馈来看,确实解决了很多家庭的燃眉之急,受到家长们的认可和欢迎。

“爱心暑托班”重在免费提供思想引导、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服务内容,既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呵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看作是“双减”工作的有效丰富和拓展。经过几年实践,各地在如何保障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何提升志愿者服务积极性、如何解决费用支出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为暑托班的持续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爱心暑托班”有诸多的现实意义,如何将这一广受赞誉的“好事”办得更好?一是要推出全面、积极、有效的服务举措。暑托班看似简单,实际涉及教育、共青团、民政、工会、街道、社区等多个系统,需要各方精心合作、协同发力,共同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有序、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二是要构建负责、热情、高效的服务队伍。在积极倡导教师参与的同时,更要充分挖掘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公益人士、“五老”志愿者等资源。同时注重岗前培训和岗位管理,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水平,让孩子们得到更加专业的教育和看护。三是要秉持精心、暖心和尽心的服务理念。暑期托管不仅仅在于“托”,更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课程,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要不断强化管理细节,优化服务方式,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