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锋课程”培育创新品质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用“先锋课程”培育创新品质

■本报记者 迟婉婷

“快看,小灯泡亮了!”在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的科学综合实验室,记者看到几名小学生正围在实验台前全神贯注地做电路实验。实验室分为分享区、讨论区等不同功能区,墙壁上悬挂着不同年级学生观察水培白菜、金鱼生长的日志,电子显示屏上有解剖花朵的操作要点提示。

对这间与众不同的实验室,该校副校长朱建飞解释说:“近年来,学校的科学教育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空间组合更加灵活。在这间科学综合实验室里,学生们可上不同主题的科学课,每个人还可以通过实验台上方的吊装集成系统,借助投屏技术实时分享学习情况。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在分享区、讨论区进行交流。”

大宁国际小学建于2007年9月,是一所探索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公办小学。科学教育是该校课程体系的先锋课程,其中机器人、头脑奥林匹克等特色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科学综合实验室的隔壁,一群小学生正在教练胡海明的指导下组装机器人。据介绍,大宁国际小学的学生从低年级阶段就开始学习编程等知识,有了基础打底,部分学生随着年级升高会选择加入机器人社团。“我们并不主张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制作机器人,而是为他们制订一个标准或目标,引导学生去制作。我会指出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应该怎样去改进,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胡海明说。目前,大宁国际小学的机器人社团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绩,如RoboCup 青少年世界杯中国赛上海地区选拔赛微型救援冠军、上海市青少年机器人知识与实践比赛(智能折返跑)一等奖等。这些荣誉不仅是学生成长的见证,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学兴趣,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除了斩获多项荣誉的机器人社团,该校师生引以为傲的还有头脑奥林匹克社团。头脑奥林匹克是一项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国际性赛事,共有小车题、装置题、古典题、结构题、表演题等5道赛题,每道赛题没有标准答案,参赛选手须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技能运用到解题实践中。“我们学校从建校开始就参与了这个项目,当时只是一些‘小打小闹’。”该校副校长、头脑奥林匹克社团带队教师南艺介绍说,自2014年起,大宁国际小学将头脑奥林匹克纳入三年级必修课程,从制度上保障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项比赛。经过10年的推进,师生们取得一项项喜人成绩。今年4月,南艺带领7名学生参加2024年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波兰区决赛及国际邀请赛,获得金奖。“头脑奥林匹克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融合性,将科技、艺术、人文紧密融合。那些有不同兴趣特长的孩子加入团队,每个人都能找到展示自我的空间,也学会在团队合作中如何面对分歧、如何解决问题。”朱建飞补充道。

为何大宁国际小学能在这些项目上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记者采访获悉,这些得益于该校对科学教育的探索实践。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该校从中提取“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关键词,构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大科学创新实践课程群”。这一课程群聚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工程与技术以及信息科技5大领域,按照一定的核心概念或逻辑主线设计相应的模块或主题,并设计形式不同的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构建了课程图谱。以工程与技术领域的通用技术与结构模块为例,“我们以生活中的问题为需求导向,为孩子们创设情境任务,如为社区的王阿姨制作一个可移动的晾衣架、给李师傅搭建一个货梯等,学生根据这类要求搭建乐高、完成工程探究。”朱建飞说。通过问题与情境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被激发,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到知识和技能应用的价值。

记者了解到,这些课程大多由该校教师自己设计、开发。为解决师资问题,大宁国际小学有自己的“新招”。该校成立17个大科学团队,有的团队辅导学科教学,有的团队指导社团项目,教师们在团队合作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例如,学校成立头脑奥林匹克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陈翔与信息、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一起,以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跨学科研发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

今年5月,该校两支参赛队伍在2024年头脑奥林匹克世界总决赛中分别获得装置题小学组冠军和表演题小学组冠军,为学校的科学教育再次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