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江南无糟不成夏
■申功晶
梁实秋说:“大抵好吃的东西都有个季节,逢时按节地享受一番,会因自然调节而不逾矩。”这便是我家乡人所谓的“不时不食”。老法头(吴语,指多年前),一只苏式 “糟钵头”里,糟鸡、糟鹅、糟虾、糟毛豆等荤素齐全,就是苏州人的夏令美食。江南,无糟不成夏。
糟,堪称酸甜苦辣咸外的第六味。蕴于江南,载于酒香。所谓“糟味”,即用酿制黄酒所余之酒糟浸泡或腌制食材,酒香慢慢渗透,食材的原汁原味被充分激发,细品之下还有丝丝回甘,其余的荤腥油腻通通消散殆尽。如此,糟味亦最适宜夏季,轻饮三杯两盏淡酒,吃尽糟味凉食,留下一身清爽,悠哉至极。
美食家陆文夫说:“糟货之味比酒更醇厚,比酱更清淡,是一种阅尽沧桑后的淡泊,同时又自然地带有一种老于世故的深沉回味。”江南家家户户几乎都懂糟醉,菜馆也会应时推出一些糟菜。不管什么食物,成为糟货后都变得格外撩人。
《红楼梦》里,贾宝玉对“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鸭信”赞不绝口。桂花糟鹅是我家乡夏令佳肴之一。正宗的糟鹅要选用太湖农家土鹅,因其肉质紧致细嫩,鹅骨尤软。洗净后,用陈糟、黄酒、白酒泡发,制成糟卤,和一整只鹅在大铁锅里文火慢炖,起锅后切成块状,在特制的汤卤里浸泡数小时,即可出售。以前,祖父下班后会带上一个铝饭盒在熟食铺称半只糟鹅,切块装盒,再舀一勺汤。回家打开饭盒,鲜香扑鼻,夹一块鹅肉,一点一点吮吸肉块里饱满的酒滋味。鹅骨较软,嚼起来鲜美脆嫩,越嚼越香,下饭佐酒皆宜。
较之糟鹅,江浙流传更广的是糟鸡。鲁迅曾言:“自觉和灵峰之梅,并无感情,倒是和糟鸡酱鸭,颇表好感。”江浙一带,糟鸡做法异曲同工。经酒糟淬炼的糟鸡,待冷却后,有一层薄薄透明的皮冻包裹着鸡皮,弹牙耐嚼,不油不腻,皮下凝固着一层厚实的鸡油,更显滋味绵长。
江南多河鲜,河鲜入糟,由来已久。早在隋朝,吴地就开始进贡糟蟹。《调鼎集》载:“三十团脐不用尖,好糟斤半半斤盐,好醋半斤斤半酒,听君留供到年边。”做糟蟹要挑选肥美的雌蟹,将蟹爪、蟹钳团紧,剃去蟹毛,用好糟、好醋浸泡,这样糟出的螃蟹才美味至极。每年夏令,正值江南虾汛,挑选个大肥美的鲜虾洗净,先烧一锅水,丢入生姜片、葱段,水烧开后,倒入鲜虾,煮至虾表面变色,捞出盛入容器内,倒入糟卤,盖上盖子,冷藏数小时,便可享用鲜甜弹牙、清香四溢的糟虾了。
江南人夏天爱吃凉面,用加了鸡蛋和碱的小阔面(即宽面)蒸熟过水,放竹匾里用风扇吹干,这样处理的面条口感筋道、爽滑细腻,再浇上从陈年酒糟中提取出的糟汁,配上辛香调味汁。油光锃亮的面条,拌上肉丝、扁尖、香菇等小菜,在糟油的浸润下,开胃解腻,鲜香十足。
糟馄饨也是异曲同工的做法,刚煮好的荠菜鲜肉馄饨,用风扇吹凉,盛入底下铺好黄瓜丝、胡萝卜丝、黄豆芽的盘子里,浇上用糟油、生抽、白糖、香醋、麻油、鸡精调制而成的卤汁,再撒上葱蒜末、榨菜末、香菜、胡椒粉,开吃前,先用筷子拌一拌,裹满卤料、皮薄馅足的馄饨,一口下去汁水四溢,荠菜馅翠绿如碧,猪肉馅红嫩鲜美,荠菜清香与猪肉鲜香完美融合,在口腔蔓延开来,在糟油的加持下,更加鲜美开胃,食之神清气爽。
江浙物产丰饶,无论哪个年代,都轮不到蛋来充当主角。浙江嘉兴平湖人没想到的是,一枚普通的糟蛋有朝一日成为贡物,进而名噪天下,号称“天下第一蛋”。
糟蛋是蛋中珍品,制作要求极高,选用一等一的高邮大鸭蛋,糟则选用上等糯米发酵而成。将鸭蛋浸没糟中,鸭蛋之间保持距离、互不接触,历经半年的糟浸,醇、糖、氨基酸等渗入蛋壳内,蛋黄、蛋白逐渐呈凝固状和胶冻状,蛋黄渐次脱水、起沙、出油,蛋壳脱落,蛋膜不破。吃的时候,不用烧煮,只需用筷子或小刀挑开蛋膜,即可品尝这人间美味。有诗云:“软壳糟蛋负盛名,扑鼻酒香吸引人。羊脂白玉藏琥珀,咸甜适中席上珍。”
在所有糟货中,平湖糟蛋不但美味绝伦,而且营养价值丰富,常食可滋阴清肺、促进血液循环,治疗咳嗽、咽肿、牙疼、痢疾等。营养学家于若木称其为“美味的食品,营养的食品”。
糟,颇似江南人的特性,是慢慢浸润出来的。不像急火攻出来的菜,在短时间内释放食物的所有滋味,浓香逼人,刺激味蕾。糟味偏柔软、绵长,要给足时间和耐心。品糟亦是如此,只要细细去品,就能感受到里头的层次分明,醇厚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