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门前的“上街”路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老屋门前的“上街”路

■ 王增林

回到老家,我的车子就停在门前的水泥晒场上,需要买点什么东西,十来分钟的工夫,就可以到镇上走个来回。

离家十里的集镇,现在是本地农副产品集散流通的重要枢纽,水陆交通畅达,两条省道、一条县道交会于此,还有一条大河通江达海。可我们小时候想从家里去一趟镇上,实在不易。

大人要上一趟集镇,买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老早就会在嘴里念叨筹划。这让我们如猫爪挠心,早盼晚盼,盼的是能够跟着上一趟街,饱饱眼福口福。心中想象着那花花绿绿的布店,香气弥散的烧饼炉……多少次都会在梦中笑醒。可是,这样的期盼总是显得那样漫长,往往一两个月后才得以成行。因为门前的那条上街路,实在太难走了,全程需要步行不算,还得赶上连续多日放晴。

我家住在镇子的西北方向,通往集镇的是荒草地中的一条土路。这条路是早先赶海人在茅草中踩出的,弯弯曲曲,高低不平,踩实的路面比两边低,雨后总是汪着水,中间不少坑坑塘塘,太阳不连续晒上三五天,根本无法落脚。

顺着这条路去镇上,途中经过一条泄水河。七八丈宽的河面,河坎下筑了一道矮矮的泥坝,中间搁着一条二尺宽三米长的木板。秋冬枯水季节,行人走到坝下踩着板子过河。春夏季雨后水涨,矮坝淹入水下,道路就完全阻断。实在碰上无法拖延的急事,男人走到河边,脱下衣服,顶在头上游过河,到对岸再穿上衣服赶路。女人和孩子想在发水季节上街,绝对没门儿。

上小学时的某年冬天,队里挨家挨户通知准备玉米秸秆,说是有外来民工来筑路。几天后,果然来了不少民工,在工地两边人家灶头上搭伙。白天,他们在盐碱地里就地开沟,覆土修路,晚上就睡在我家外间秸秆铺就的地铺上。十几天工夫,一条南北向四米宽的“公路”就修成了。

说是“公路”,其实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土路。新修的路,雨天满是泥泞,晴天尘土飞扬。有好多年,我们走这条路到村小上学,脚下总是腾起漫天尘土,放学回到家中,尘灰满面,只能看到两只眼睛在骨碌碌地转动。

土路修好后隔了多年,政府号召筹集碎砖,解决泥路的“晴通雨阻”问题。大人忙着翻挖一些老旧的房基,我们在上学路上总是带着一只竹筐,放学后到处寻觅野外散落的碎砖块。最终,在四尺宽的土路中间,铺上了一道窄窄的碎砖路面。

后来,随着农村经营模式变化,农业结构改变,人们盼望机动车也能够开上田间地头,这种需求催生着农村道路的升级改造。世纪之交,全省实施“乡通公路”工程,构建和完善县城到乡镇的公路网络。离我家不远的县道,开始实现低等级的“黑色化”。又过了几年,老家旁边那条四尺宽的土路,开始实施路面硬化,由省、县、镇几方面出资铺设水泥路面,进行桥涵改造,最终实现了机动车进入田头的梦想。

现在,开到地头装载西瓜、蔬菜的大卡车在平坦的公路上畅行无阻,外出务工经商的年轻人的小汽车在村道上川流不息,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欢欣。

门前一条“上街”路,见证着乡村的发展史。由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变成如今四通八达的平坦大道,路上洒落着几代人勤勉奋斗的汗水。抚今追昔,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我们深感欣慰与自豪,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与期待。愿这条“上街”路继续见证着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