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产教联合,协力打造市域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 姚 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提供了明确指引。市域产教联合作为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模式,揭示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合作,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集聚“政行校企研”五方资源,实施“高层、中层、基层”三级共治,有效联结“校区、园区、社区”三区,形成四链融合的“5334”市域产教联合体高效发展模式。
五方共建,实现命运互联。紧扣南京引领性国家创新名城核心区建设,包括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江宁高新区在内的“政行校企研”五方主体联合成立理事会、专班和企业,形成政府出政策、学校出场地、行业企业投硬件、中国科学院引项目、师生同参与的良性运行机制。
2023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深化资源配置整合,提升要素协同联动,推进产教融合生态圈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携手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全国数字商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全国智慧康养产教融合共同体,将产业、行业和企业的文化和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程,形成了“一书一课一空间”“暖阳·银馨”“互联网+会计工厂2.0”“金箔·云锦非遗文创”“智造·慧创”等校企合作特色项目,“南京云锦传承创新工作坊”成功获批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
同年,学校紧密对接产业发展,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数动未来空间站”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实践中心着眼行业人才提质强能需求,为行业创设多元化培训平台,以行业企业不同岗位个性化培训需求为牵引,以个性化、定制化培训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与专业优势,通过线下线上结合、收益公益并举等多种形式面向“政行校企”开展丰富多样的职业培训,累计培训133916人次,为行业人才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三级共治,创新运行模式。通过“理事会、专班和企业”的协作,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打造的南京市现代服务业产教联合体实行“高层决策、中层协调、基层实施”的三级共治运行模式,聚集资金、技术、人才、场地、政策等资源,建立“数动未来空间站”融合发展平台,实现“共建、共管、共享”。
2019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整合5万平方米“三创大厦”载体资源和2万平方米配套载体,与南京市江宁区政府合作,建成“现代商贸数字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共建、共享、共育为原则,打造数字经济生态圈,全面提高校企合作活力和创新能力。经过5年建设,“现代商贸数字港”建成数动未来空间站、现代服务业研究院、知识产权集成服务中心、校地融合促进中心和教培中心等平台,以及数字商务、数字营销、智慧康养等实训中心,于2023年顺利通过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项目验收并入选全国首批数智化标杆实训基地。
三区联动,激发产教活力。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江宁高新区管委会签订《现代服务业产教融合示范区协议》,与江宁大学城社区签订《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协议》,依托“创业者港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形成“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工作机制,促进教育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校区、园区、社区产教深度融合,助推园区企业走向产业高端,共同培育规模以上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上市企业2家、“瞪羚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5家,企业满意度100%。2023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资源合作项目不仅入选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项目,还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典型案例和云宇宙“职教工场”项目,累计合作完成国内外知识产权2088件、横向项目568项。
四链融合,打造市域标杆。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发展模式,秉持“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核心专业对接主导赛道”理念,与地方共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产业学院、实践基地等,从人才共用、科研共创等多方面深化产学研融合,助力区域经济增长,共筑产教联合发展生态圈。
2023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龙头企业共建劳模工作室,聘请全国劳模、能工巧匠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劳模技艺进课堂等活动,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并聘任省产业教授14名。学校多个团队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校企共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果显著,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高水平赛事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59项,其中一等奖25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5%以上,在省内高校就业工作量化督导考核中获评A等次,用人单位满意度达100%。
人才共育,赋能科教融汇。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构筑“数字+”人才培养基地,将行业企业最新成果植入课堂,提高人才供给精准度;打造教师流动工作站,推动校地人才“双向流动”,选聘教师“走出去”顶岗实践,邀请企业专家“走进来”指导,推动教科研创新。
围绕专业群建设,学校与驻地政府共同推动政府、行业、学校、企业深度融合,深化协同育人,服务产业发展,依托全国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形成品牌效应,共建产业学院10个,建设名企工作室和教师工作站20个,共建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成果转化中心、院士工作室和博士工作站。学校紧紧把握产业数字化和教育数字化的要求,出台《推进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意见》,推动学校所有专业教学理念重塑、教学内容重组、教学评价重构和教学模式重建,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
(作者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