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力量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温暖”的力量

■谢传永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15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用心去陪伴、用爱去引导,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实现育人的目标。回想走过的教育路,有一个学生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而我们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一大早,我刚进教室,就有课代表就跑到我跟前告状。“老师,李阳没有交数学作业,而且我在收他的作业时,他还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他没做。”我按捺着脾气,把李阳喊到教室外,耐心地提醒他一定要按时完成各科作业,不要耽误了学习。他却依然低着头,摆弄着衣角,没有任何回应。上课铃声响起,任课老师开始进班上课,我只能先让他回到教室听课。

“谢老师,咱们班李阳上英语课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你得好好管管。”“谢老师,李阳昨天晚上在宿舍里和室友吵架,差点就打起来了。”接踵而来的消息让我应接不暇。这个李阳,大道理小道理给他讲了很多遍,可是他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深知他这些行为的背后一定有着特殊的原因。带着心中的疑惑和焦虑,我找到了李阳家长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并提前与家长预约了家访的时间。敲开门时,接待我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爷爷非常客气地招待我坐下,在听我说了李阳在校的表现后,老人家眉头紧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用苍老的声音说:“老师,这娃太可怜了,在他很小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他爸爸为了养活这个家,常年出门打工,一年到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我和他奶奶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还得在家里照看他弟弟,实在是管不了他啊。”

在知道了李阳的情况后,我陷入了沉思,这是典型的父母离异加留守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变得自卑而敏感,在与人交往沟通方面很难打开心扉。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呢?

一天傍晚,我路过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看到门上挂着的“心语信箱”时,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既然李阳在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那么可以尝试换一种委婉的方式和他交流。我借鉴“心语信箱”的方式,在班级里也设了一个“心语信箱”,鼓励同学们把自己遇到的各类困惑和问题以纸条或书信的形式投到信箱里,由我定期打开信箱查阅同学们的来信,并及时给予回复。第一天,我就收到了好几封学生的来信,并逐个进行了回复。但是,一连好几天,我都没有收到李阳的来信。

我决定主动出击,给李阳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我讲述了高中学习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学习方法。体现对他关注和关心的同时,我也在信的最后表达了期望收到他回信的心情。大概过了一周的时间,我终于在“心语信箱”里收到了李阳的来信。

他在信中说:“老师,自从爸妈离婚和妈妈离开之后,我一直感到自卑和孤独,渴望友谊但又不敢交朋友,因为害怕别人知道我的家庭情况后看不起我。在听爷爷说您去家访的消息后,我心里既慌张又感动,我知道老师您是真的关心我。所以,鼓起勇气给您写这封信。老师,一直以来我的心理压力很大。爸爸在外面打工很不容易,工地的活很苦很累,每年春节见到他的时候,我都感觉他又苍老了很多。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为了照顾我和弟弟,每天起早贪黑、省吃俭用。老师,我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很不好,我也很想改变自己,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心里很无助……”李阳的来信令我心疼不已。

我开始抓住更多的契机,不动声色地关心和鼓励他。作为班主任,我一直保持着在学校里给学生过生日的习惯。他生日那天,我在班级里组织同学们为他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又温馨的生日祝福仪式。当“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响起的时候,我看到他深受感动而又略显拘束。晚自习快结束的时候,我把他带到了我在学校的宿舍,当我把长寿面和一小盒生日蛋糕放在他的面前时,我看到他的眼里闪烁着泪光。他大口地吃着面条和蛋糕,临走的时候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有点羞涩地拥抱了我。虽然这一晚,我们师生说话很少,但那个拥抱告诉我,那颗封闭了很久的心,正在慢慢地向老师和同学而敞开。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鼓励,同学们说:“那个自卑、古怪的李阳同学好像消失了一样,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自信、阳光和热心的大男孩。”看到他的转变,我倍感欣慰和开心。

在帮助李阳同学成功转变的同时,我也在关注着班级里和他一样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类困难的孩子,并通过“心语信箱”倾听着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给予他们及时的引导和积极的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成为一名让学生信赖和喜爱的班主任。很多学生说:“谢老师作为班主任,不仅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还像大哥哥一样关心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给予我们温暖的鼓励和满满的爱。”在这种用爱、用情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和学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而关于成长的故事也越来越多。

有一天,在班级的“心语信箱”里,我收到了一封信,信里这样写道:“谢老师,当我告诉您心里的秘密时,突然就后悔了,我以为您会像其他老师一样批评我这种行为,并向我讲一大堆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和早恋的危害等大道理。令我意外的是,您不仅没有批评我,还通过讲述您上学时的经历引导我走出困惑,去成就更好的自己。谢老师,请允许我真诚地向您说一声谢谢,有您真好!”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北风和太阳”的故事:北风和太阳比赛谁能使行人脱下衣服,北风猛烈地刮,想要把行人的衣服刮掉,结果,行人冷得发抖,反而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而太阳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觉得越来越暖和,于是,不自觉地脱掉了衣服。

我想这便是 “温暖”的力量,我们为人师者一定要相信这种力量。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要在“博爱和责任”理念的指导下,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前提下,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成长,在教室里、宿舍里和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与学生沟通与交流,掌握他们的具体情况,用爱去感化学生,让学生的心和自己贴得更近。我们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引导他们学会感恩、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作者系徐州中学德育主任、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徐州市骨干教师,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曾获徐州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