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黄蓉洁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控制好作业总量,减负增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筛选作业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梳理问题,实现高效学习。

结合学生生活,设计课后作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教师可通过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目标,意识到学习数学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放学后调查自己家和邻居家的用水情况,并将自己的调查结果记录整理成表格,制作折线统计图。学生在进行数据整理时便会主动思考折线统计图中的横纵坐标都代表哪些元素,有效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此外,实地走访调查类作业,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热情,让数学作业不再局限于习题当中。

组织实践活动,更新作业方式。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及时更新作业形式,比如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并完成,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在讲解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笔者首先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常见图形面积计算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大致了解所学内容。而后,笔者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带领他们到学校操场等位置测量一些常见的图形面积。过程中,教师还应为学生穿插讲解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与拆分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轻松愉快地完成数学作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效提质。

注重思考引导,培养作业思维。数学思维属于小学时期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的一种素养,这也是数学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体现。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意义与作用,并借助设计思考类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利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不断进行拓展性的思考与创新。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时,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时间单位,能够独立读写钟表体现的时间。教师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培养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全面发展。

体现分层理念,设计分层作业。作业设计应当充分体现出层次性特点,保证作业可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匹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提高作业效率。除此之外,层次性的作业设计也需要避免重复作业,比如当学生可以轻松完成作业内容时,教师便可适当删减一部分简单内容,或者更换一部分内容,避免重复练习给学生带来的疲惫感。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笔者根据学情,为他们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内容。首先,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拓展作业,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结合本堂课所学知识以及长方体特征、正方体特征,尝试探究二者的面积与周长计算方式;其次,针对学科成绩处于中位分数的学生设计巩固作业,要求他们利用课后时间巩固知识;最后,针对学困生设计基础作业,要求他们在课后利用微课等方式,反复观看视频,复习本堂课内容。这种分层作业,能够充分缓解学生的作业压力,提高他们的作业效率,真正实现增效提质。

(本文系无锡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FZX/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