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心有阳光方能健康成长
■ 王建明
教育部决定自今年起,将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师生、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素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心理健康是成就幸福人生的重要基石,也是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意见,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家校合作等方面入手,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部署,党和政府始终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看到,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教育方式、师资队伍、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环节亟待加强。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具有隐蔽性、突发性,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性措施。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中小学心理咨询室作用,注重对教师进行持续的心理健康培训。要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编制符合我国社会形势、文化传统和中小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把西方的心理学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帮助中小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五育”并举优势,让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融合。遏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上升势头,既需要“救火抢险”,又需要“防患于未然”。除了专职心理教师外,学校其他教师也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校要转变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通过每一名教师的努力,及时关注和满足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需求。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并加强考核。从源头上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有利于及早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让灿烂阳光照亮孩子心田。
要多方联动,构筑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防护网”。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有效预防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塑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家长要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避免把焦虑等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当孩子有学习压力时,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保护孩子隐私,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肯定感,适当加入一些挫折训练,锻炼孩子的抗挫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家长要保持理性思维,不要把孩子的心理问题夸大化,对孩子也不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压力,造成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引导家长“升级”家庭教育理念,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成长路径。现实中,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有少数家长存在不认可、不接纳的现象。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正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其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和家长会等渠道,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校还要加强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将“家校合作”扩展为“社区—家庭—学校”联合工作模式,做到信息与资源共享,精准监测并帮扶有心理服务需求的学生。学校、家庭、社会要协同推进,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构筑起更全面、牢固的“防护网”。
要大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唯学历论”“唯名校论”依然在社会上弥漫,导致个人价值取向变得单一,让青少年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破除这些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观念,树立多元用人观念,营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人用人环境,其实也是给全社会松绑。营造阳光、积极、健康、多元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个人成长选择更多元,心理健康这个热点问题自然会降温。路途漫漫,这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各司其职、协同发力、有序开展,不能只靠热情,一哄而上,没有章法。学校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拥有一颗健康、积极向上的心,让“温暖的阳光”照亮学生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育人、育才,更要育心,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心智成熟、潜能无限的人才。
(作者任职于句容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