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爱无涯讲师团”,梦想亦无涯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 郑路
幼小的生命拔节开花让我们感受稚嫩生命的鲜活和美好,但长期在家庭、学校有限环境中生活学习,学生不免会对外界事物产生困惑、迷茫……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设计什么样的活动才能让孩子们来到更广阔的天地,聆听窗外的声音,丰盈自己的人生?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爱无涯”家校共育课程为孩子们的人生漫途开启了一扇小小的窗,我们在这里启程,聆听未知大世界。
在学生成长的路上,家长是最值得信赖的“好伙伴”。2023年3月,在学期初的全校家长会上,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长发出号召,发挥家长的能量,组建“爱无涯讲师团”,邀请家长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职业体验讲述给孩子们。
家长讲师团藏龙卧虎。三年级(1)班泽熙同学的爸爸是国家级金牌导游,受邀来校为学生讲述秦皇岛的历史。从地理位置到人口分布,从神话传说到美食美景……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在讲座临近结束时,孩子们围绕在泽熙爸爸身边,多次热情地恳请他再多讲些内容,迟迟不愿结束这堂课。生动的讲述激发了孩子们探寻家乡历史的热情。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博物馆社教部的史老师来到学校,非常热情地向孩子们介绍秦砖汉瓦,并邀请我们去博物馆研学实践。他带着孩子们用超轻黏土制作了秦代“卷云纹夹贝瓦当”,带着孩子们凝视千年前的砖瓦文字。在史老师专业的讲述下,秦汉磅礴的历史画卷在我们面前慢慢展开,学生沉浸于秦汉的强盛时光,对工匠的钻研精神发出阵阵感叹。学生在聆听、实践中感知、理解、收获……那些围绕在讲师身边追东问西的孩子里,或许就有一个未来的史学家,或许会出现一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匠人。
我们延续家乡的历史文脉,在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讲师团成员、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社教部尹老师受邀来到学校,向孩子们普及玻璃知识。学校和博物馆签订了馆校合作协议,孩子们报名担任“小小观察员”,纷纷来到博物馆看展品、听讲解、学介绍。通过校内聆听、现场观摩,孩子们回顾了秦皇岛这座“玻璃之城”的过去,了解了现在,展望了未来。这样的旅程,不仅给学生们推开了一扇窗,更培养了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一个学期的尝试,打开了学生回首过去、向前眺望的窗户。可是,我们不满足于此,决心让孩子们见识更多元的世界,聆听更丰富的声音。
2023年9月,学校邀请全校家长填写“爱无涯讲师团调查问卷”,丰富了讲师团档案。这份档案内容包括每一位家长的职业、特长以及愿意教授给孩子们的课程类型。据统计,愿意走进校园给孩子们带来不同体验课程的讲师一共有1080人,讲师职业遍布各行各业。讲师团意向授课类型有“讲述自己的职业故事、人生经历”“介绍奇妙大自然”“帮助孩子更好地保护自己”“走进家乡”等,内容十分丰富。家校共育的力量得以彰显。
随后一学期,我们邀请学生刘子木的妈妈向学生讲述记者的专业素质;邀请宋谨航的妈妈向学生讲述地球板块的神奇漂流;邀请郭昊楠的爸爸向学生讲述他从上学到工作的历程……一次次讲述、一次次体验、一次次交流,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学校有3900多个孩子,组建“爱无涯讲师团”,邀请家长走进课堂,拓展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不断朝向幸福完整。
在刘子木妈妈“记者”职业主题分享结束后,我们随机采访一个孩子:“你喜欢这堂课吗?”一个二年级的小姑娘坚定地说:“喜欢,我也想当个记者,把动人的故事写出来、讲出来,让所有人都看到。”质朴的回答触动了每一位在场者,让我们看到了爱在流动、知识在流动,从家长身上,流动到每一位学生心中。
这就是“爱无涯”的真谛,这就是“聆听窗外声音”的意义,学生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看到了自己对世界的责任和价值。在一场场活动中,我们收获的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成长,是动态的、有温度的成长。
“爱无涯”家校俱乐部被评为秦皇岛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一路走来,那些明媚灿烂的笑脸告诉我们,那些青葱挺拔的身姿告诉我们,那些充满渴求与智慧的眼神告诉我们: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上路,就有庆典。
教育是一段漫长的旅程,聆听窗外声音,更是一场充满了爱的奇幻旅程,我们都在这场旅程中不断摸索、尝试,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这些摸索与尝试,终将凝结成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路上我们与家长携手同行,让孩子快乐成长,共同朝向明亮那方。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