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思结合,传承客家文化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行思结合,传承客家文化

■江西省定南县第三小学 刘莉芹

图①为该校学生体验客家美食;

图②为该校“客家文化项目组”学生开展研学活动;

图③为该校学生制作客家美食米粄。

“蜿蜒九曲河,悠悠客家情……”客家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在今天,客家人主要生活在赣、闽、粤的交界地区,他们有着自己的方言和文化体系。定南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全县有九成人口是客家人。为带领土生土长的客家娃儿领略、传承客家文化,感受客家情,江西省定南县第三小学组织客家文化项目组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客家人的烟火世界,探寻客家人的“前世今生”。

探寻“客”从何处来。客家人的根在哪?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围绕客家姓氏开展研学活动。活动中,我们将学生分为堂联组(堂联是对联的一种特殊形式,又被称为族氏联,主要用于家族祠堂)、图腾组、家训组和探访客家名人组。研学活动中,学生们习得堂联文化,探寻“龙门世德”“柱史家声”的含义,领略姓氏堂联的文化内涵,将客家人的家训牢记于心,对各自的姓氏图腾和祭祀风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研学过程中,孩子们寻根究底,探索客家先民的迁徙历程,以及迁出后繁衍发展、世代延续的历史脉络。在寻访客家名人活动中,学生走访宋朝名人赖布衣的祖籍地定南凤山岗,还登上布衣塔(为纪念赖布衣而建),俯瞰家乡的整体布局,深化了对“我是客家人”的认同感。

古音古调的客家方言。“客家话”是保留了较多古汉语发音的一种方言。围绕客家方言,客家文化课程组开展了说客家话、唱客家歌等活动,要求学生在家中多说客家话,在课堂上用客家话介绍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引导孩子们区别客家话与普通话发音的不同,如通过学习食朝、食昼、娭毑、爹爹等日常用语,感受客家话的韵味。

“月光光,照四方,四方屋,好种竹……”充满童趣、朗朗上口的童谣是客家人的童年记忆。这个族群将客家文化融入古朴的歌词里,一代代传唱。客家童谣给孩子们带来的除了快乐,还有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课间时,学生随口唱客家童谣,清脆的童谣声传遍校园。我们还将《客家童谣》《客家擂茶》《客家酿酒》《客家秋收》4个歌舞串成一个节目,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客家歌谣的魅力。说唱“古音古调客家话”活动,将客家文化课程与音乐教学相融合,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了一抹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多角度的活动让学生认识了客家话的地域特色,对客家文化有了更深认识,增强了文化自信。

别具一格的客家建筑。客家围屋是客家地区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是客家人智慧和审美的体现。客家围屋有圆围、四方围、半圆围等不同结构,虎形围是赣南众多客家围屋中唯一采用肖形构思设计的建筑,是赣南围屋造型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赣南客家建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一个经典。

在带领学生参观虎形围时,每个孩子都进行了“我来当小导游”视频录制。学生雅歌介绍了从虎形围走出来的英烈方学元。学生彭可鑫讲述的“方其道和刘和珍”的故事也发生在虎形围内。孩子们用探索的眼光发掘这座围屋结构的巧妙独特以及与其相关的革命历史,把研学所见所思用笔画出来,并从历史、地理、语文等角度分析客家建筑蕴含的独特审美。

一次次围屋研学之旅让孩子们既了解了客家围屋,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收获进行梳理总结后,产生了更强的探索欲。不少孩子都表示:“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客家民居的知识”。

风味独特的客家美食。客家美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在学校的劳动基地种植各种蔬菜,并把自己种植的蔬菜和大米一起加工成客家人特色美食“米粄”。从磨浆到做出各种形状的米粄,孩子们全程参与每道工序。在丰富多彩的小厨房活动中,孩子们还学会了制作酿豆腐、炸油果,酸酒鸭等。他们在亲身体验制作过程的同时,不仅品尝了客家美食的独特味道,还在实践中掌握了劳动技能,培养了自主、自强的个人品格以及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究的学习品质,在具体活动情境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古风独具的客家民俗。针对学生“生活阅历少,参与的客家风俗活动少”这一情况,我选择了一些与客家民俗相关的故事类书籍带着孩子们阅读。如我们共读了《客家风情》《客家民间文化》《欢乐的乡间童趣》,从中感受悠久的客家民俗精髓。在讲述客家礼俗环节(诞生礼、乔迁礼等),有的孩子介绍了节日舞龙舞狮表演,有的孩子介绍了客家儿童戴铃帽、虎头帽的习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新的知识,还把说写融入客家文化班本课程,将自己的见闻、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走出教室,聆听窗外声音,走近传统文化,品味客家文化魅力。客家文化深厚的底蕴需要新时代好少年细细品味,去发现、去挖掘,让客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今后,学校的客家文化课程还将引导学生围绕客家服饰、客家山歌、客家采茶戏、客家人的红色故事等继续学习与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对客家文化深入探索的兴趣,感受客家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增加他们对客家文化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