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日前,中高职贯通培养研讨会议在苏州举行——
立足中高职贯通,共话长学制培养
■本报记者 杨潇
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优势是什么?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如何探索区域特色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3月22日至24日,中高职贯通培养研讨会议在苏州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400多名职教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立足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思考、实践与经验,共商共议、相互借鉴,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打造互融互通的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
“如果说中高本硕贯通的现代职教体系是一个方向外延,那么‘贯通培养’就是它的内在灵魂。没有这个主线,中高本硕贯通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就立不起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克勇认为,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本意是利用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时间的优化,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效。
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中专学校发展诉求,2003年,江苏解放思想、率先探索,成立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优质中职学校设立分院或办学点,举办五年制高职,形成五年制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江苏范式”。
“我们基于技术技能人才‘知识学习由易到难’‘技能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长周期成长规律和‘宜早宜长宜贯通’的培养规律,着眼于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提出‘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治理’的系统育人理念。”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徐伟介绍说。根据省域实际,他们实行“小学院、大学校”模式,为全国五年制高职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
“江苏有多大,我们学校就有多大。”刘克勇说,江苏联院的基本特征就是联合,最大优势就是资源集聚、共建共享,共建教学标准、共享教学资源、共用名师队伍。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郝云亮分享学校人才培养策略——“一体化设计,分层实施”。“作为联院分院,这是我们在‘一体化设计’基础上开展的校本化实践。”该校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将前两年中职阶段定位为养成性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高职阶段为养成性和发展性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最后一年重点培养学生知识的融合和迁移。“我们分院和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一体化设计、分层实施,实现学生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从中职到高职再到本科的跃进,让学生真正习得技能、获得成长。”郝云亮说。
在实地观摩中,记者看到该校环境艺术工程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制作的精美展册,如文化主题书店空间设计方案、现代风格别墅室内设计等。钱江悦是该专业18级学生,2023年到苏州名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实习,毕业后被江苏维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录用。她告诉记者,实习和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五年制高职一体化培养的贯通性。“一、二年级主要是课程基础,到三、四年级,我们就要参与各种项目化作业,将理论真正运用于实践,并提前适应企业项目推进的全流程。这为我的实习和就业打下了很好的实践基础,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
截至目前,江苏联院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累计超53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
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教育改革工作的首个指导性文件《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本次研讨中,多个省(市)职教从业者分享了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办学思考和实践经验。
浙江海宁职业高级中学校长朱晓明说,职业性是职业教育最为基本的类型特征。该校立足家纺主导产业,积极探索“杭海模式”,自2021年9月起开设平面设计(软装)、电子商务(家纺)两个中高职一体化专业,以“属地招生+定域就业”促进人才供给本地化;推动多方联动,建立产业学院,为产业和企业培养人才。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一峰介绍了上海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模式。2021年4月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揭牌,与之前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不同,该校学生入学后即为高职生,在五年中不需转学段、不用转身份、不必转学校,在同一个校园里连续接受高职教育。该校由上海市虹口区政府主办,采用“以区为主、市区共建、多方参与治理”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区域需求,服务产业发展。
广东省深圳市组建了两个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中-高职教育集团”,推进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牵头组建“深圳西部职业教育集团”和“深圳东部职业教育集团”,破解深圳中职学校发展定位不清、中高职衔接不畅、职教本科缺位等问题。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程江平在阐述本省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因、思路与实施路径后表示,当前中高职贯通培养探索形成的江苏模式、浙江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等各具特色,具体采用何种模式,还是要看区域适应性。最重要的是,“打造中职、高职、地方、产业紧密互动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持续提升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