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策略初探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策略初探

■盐城市盐南高新区伍佑小学 王彩霞

“6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是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提出的明确要求。倡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评价还存在评价体系不够多元、评价内容不够科学、激励作用不够明显等问题。具体表现为:现有评价存在过分关注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改进与激励功能;过分关注结果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等问题。

在日常课外阅读指导中,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些有效的特色做法。

引入多元评价体系

现行课外阅读评价均由教师单独评价,评价体系单一。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探索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一是学生自评。让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对自己的读书活动进行小结,写写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收获、不足,以及下一阶段的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的阅读习惯有了明显好转,阅读成效有了明显提升。

二是小组互评。小组合作学习是阅读实践活动常用的学习方式,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学习,共同完成小组任务。“组内互评”打破了课堂中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三是家长查评。引导家长有意识地参与学生的读书活动,在篇目选择、方法指导、谈话交流等方面作出评价。同时,引导家长营造浓厚的家庭成员共读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享受亲子共读时的温馨陪伴。

科学设定评价内容

合理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效,要设立科学的评价内容、指标体系。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主要侧重评价以下内容。

一是阅读量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每天阅读的时长和阅读量,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持久度和专注度,督促学生每天养成阅读一定数量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二是阅读内容的评价。笔者经过反复斟酌、衡量,结合多种推荐书目和学生实际后,为学生提供了一份推荐阅读书目。在内容选择方面,笔者侧重鼓励学生多读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书籍,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和覆盖面。

三是阅读态度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每天能否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同时对学生的阅读积累、阅读心得等进行赋分,形成清晰的量化表,让学生在互学赶超中提升自我。

增设评价激励方式

有效的评价激励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实际的课外阅读评价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行为评价和语言评价两种激励方式。

一是搭建“行为”评价舞台。在班级开展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并在活动中进行及时评价,这种评价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如在班级举办读书会、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朗诵演讲、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以及古诗背诵、读书征文、读书手抄报、课本剧评比等。学生们十分喜欢此类活动,常态化的活动开展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

二是“语言”评价激励。“语言”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口头评价是一种最直接、最简便,也是收效最快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当众进行评价,影响最大。口头评价以肯定、表扬、鼓励为主,教师尽可能地放大学生的优点,同时对一些不良阅读习惯,及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指正。书面评价可以是批改阅读作业、评星、记等级、写评语等。书面评价以激励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引领学生走上阅读的快车道。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与评价,通过有效评价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词汇量、强化阅读技巧、鼓励多元化阅读等,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今后,笔者将继续聚焦有效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这一目标,持续关注学生阅读状况,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