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守望者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好书共赏

故乡的守望者

——读《大地上的家乡》有感

■袁家莉

《大地上的家乡》

刘亮程 著

译林出版社

“在大地的一个角落,我慢慢老去,与万物相伴。” 当我翻开刘亮程的《大地上的家乡》,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充满诗意的原始村庄,与作者一同感受且耕且读的田园生活。这是一部深情回望故乡的作品,也是刘亮程对自己精神故土的守望。

1998年,刘亮程以《一个人的村庄》唤醒了我们心中沉睡的家乡情怀。如今,二十余年过去,那本书依旧被人们反复品读,仿佛每一次翻阅都能抚慰疲惫的灵魂,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方宁静之地。

2013年,刘亮程选择在天山南麓的一个原始村庄安家落户。菜籽沟村成了他的栖息地,也是他精神的源泉。在那里,他以木垒书院为据点,将文学和艺术植入这片生活的土壤。

在《大地上的家乡》中,刘亮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菜籽沟的美丽与宁静。两房两屋散落在小溪和山边,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一幅山水画。他深情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相互依存。他关注身边的每一个生命,从一只老乌鸦的叫声,从母亲满头银发和自己日渐老花的眼睛,看见自己的老年缓慢到来。这些稀松平常的瞬间,在刘亮程的笔下变得如此生动而富有哲理。

故事并不奇特,却充满了生活的温度。树上开会的乌鸦、等待死亡的老鼠、梦中的气味被狗闻见……这些琐碎的片段,构成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这里的岁月清晰可数,让你活得如此明白、如此清静。我在这个村庄,一岁一岁感受自己的年龄,也在悉心感受天地间万物的兴盛与衰老。我在自己逐渐变得昏花的眼睛中,看到身边树叶在老,屋檐的雨滴在老,虫子在老,天上的云朵在老,刮过山谷的风声也显出苍老,这是与万物终老一处的大地上的家乡。” 正是这万物同老的家园,却在岁月中沉淀出温情与智慧。

刘亮程不仅是一位田园作家,更是一位精神守护者。“当从更远处看的时候,我觉得那片大地上还有更为重大的事情。人的生活只是其中一部分。更为广大的是那个村庄的自然。就是人在哭泣的时候,虫子也在叫,树叶也在沙沙作响,人的生活只是一部分,人的苦难也是那个万千世界万千生命的一部分。”他用自己的文字守护着故乡的记忆与情感,也守护着人与自然之间的那份纯真与美好。他表达着万物有灵的生命观和自然观,也感受着天地间万物的变化与律动。

作家李陀曾说,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净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大地上的家乡》不仅是对一个村庄的描写,更是对生活、对自然、对岁月的深刻思考。

手指划过书页,仿佛能听到刘亮程笔尖下的小河水流,感受到他在字里行间播撒的智慧与情感。他的文字,如同那条不老的河,无论何时阅读,总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动。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刘亮程用他的笔,为我们守望着一个不变的家乡,让我们在归途中,总有一个温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