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如玉的小学时光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教育背影

温润如玉的小学时光

■濮端华

45年前,我进入海安县丁所公社夏蒋小学读书,在这里度过了5年的成长时光。如今,这所小学已撤并多年,校址也被平整为农田,但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小学生活是那样的纯洁美好、温润如玉,安抚了我愚顽的心灵,滋养了我求知的心田。

学习汉语拼音是进入小学的第一课,也是心智启蒙的第一课。薛来银老师从a、o、e开始,先示范,再领读,纠正口型,反复练习,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当我们终于学会自主拼读“上、中、下、人、口、手”等汉字时,那种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其情其景至今记忆犹新。当我们拿到第一本新华字典时,薛老师的一句话让我牢记终生:“从现在开始,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家长,如果老师和家长都不在身边,那就问字典这个‘不开口的老师’!”这句话启悟了我一生的学习之路,其实“不开口的老师”何止字典,“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愿意,处处都有我师,人人都是我师。

小学教育需要教知识,更需要教实践,正如陶行知所倡导的那样,不能为教而教,必须知行合一。其时担任夏蒋小学校长的秦夕凡老师,就坚守着这样的教育理念。课余时间,他把我们带到学校门口的菜地里,手把手教我们锄草、间苗、施肥。他说,一个好学生必须爱劳动,绝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边带我们干活,边教我们课外知识,比如太阳光有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后来的美术课上学到水彩调色时,我就情不自禁想起了秦校长带我们劳动的场景。知识不仅在书本上,更在实践中。生活永不停歇,知识永无穷尽,求知永无止境。如今秦校长已去世多年,但他的谆谆教诲永远鞭策着我、激励着我。

一个健全的人,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思想是我在小学时就牢牢记住的。那时的《小学生守则》和张贴在教室墙上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以及“三好生”的评选,都强调要把学习知识、修炼品德、陶冶情操、掌握技能、强健体魄统一起来。四年级时,我的班主任李志善老师,在学生眼里就是一个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榜样。他教语文,在全公社上公开课;他唱戏剧,京剧、黄梅戏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他讲故事,《三国演义》《水浒传》《新唐书》信手拈来……我虽是个五音不全、毫无音乐细胞的人,但李老师当年教我的黄梅曲“为救李郎离家园”选段,却让我成功应付了各种社交场合,偶尔还能博得一些掌声。前几年碰到李老师,和他聊起这些,并且当众给他唱了几句,他听后连连点头、满脸自豪,直夸“有乃师之风”!

“树苗从小役,到大直笔笔。”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树苗只有从小就加以约束匡正,长大了才能不弯曲,成为有用之材。这句农谚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数学老师周春泉的口头禅。他教学特别强调纪律、学风、规矩。他要求的书写格式必须工工整整,他规定的解题步骤必须一个不少,他布置的课后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他的这种严厉在当时看来似乎有些过分,甚至苛刻,但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们严谨细心的学习习惯。现在回想起来,我从小到大的每次大考中,数学成绩之所以都还说得过去,与周春泉老师当年的严格要求是息息相关的。我的小学同学左开俊如今在一家大企业担任财务总监,他对周春泉老师当年的教风敬重有加,多次和我感慨:“是周老师把我们一生的学习习惯扳正了!”

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是人生求学的起始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奠基阶段。夏蒋小学的各位老师给了我温润如玉的教育,让我受益终生,感恩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