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下的信念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笔墨下的信念

■何文秋

在江苏省陶行知纪念馆,静静陈列着一件馆藏文物:《韬奋先生千古》手书诗稿。诗稿写于1944年,共3页,纵26厘米,宽19厘米,是陶行知先生亲笔手书。

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病逝于上海,终年49岁。在他不幸去世之时,陶行知先生代表晓庄生活教育社和战时教育社的同仁,用诗歌表达失去一位挚友、一位战友的悲伤,同时高度赞扬邹韬奋短暂一生创造的成就:

“……你的笔早就变成了民主的火把,先把你自己烧成灰,同时燃烧着千千万万爱好自由的心……你从灰里复活了,不,你并没有死。你在千万颗爱好自由的心里活着。要创造民主的新中国,要创造民主的新世界。”

邹韬奋,祖籍江西余江,1895年出生于福建永安,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奖项,是一代代中国新闻人的追求;他创办的三联书店,是读书人的心灵家园;他在生命垂危之际,口授遗嘱,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去世后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为之亲题挽词,赞扬他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回顾邹韬奋的一生,从1922年从事新闻工作开始,他就一直秉持“为大众做喉舌”的宗旨,针砭时弊,关心民众生活,揭露军阀、政客的丑态,深受读者喜爱。

邹韬奋思想观念的转变,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他深感国破之痛,遭外族欺侮之辱,迅速将刊物的内容从城市中产阶级趣味转向宣传抗日救国。他把《生活》周刊当作动员中国各界的号角,每期都用大量篇幅报道中国军民奋勇抵抗的消息,揭露日本侵略者的血腥罪恶,对不抵抗主义的方针和政策进行尖锐抨击,他还曾以《生活》周刊的名义,为东北义勇军和十九路军募捐。

1935年,邹韬奋参加上海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工作,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旗帜鲜明地提出“团结抗日,民主自由”的主张,全力支持“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

1936年2月,《大众生活》周刊遭国民党政府封闭,他被迫出走香港,创办《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旨在“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

1938年7月,邹韬奋与陶行知一同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皖南事变”后,他再次被迫出走香港,恢复出版了《大众生活》,任主编。

1944年7月,邹韬奋病逝于上海。其著作编为《韬奋文集》《韬奋全集》。

陶行知先生与邹韬奋先生,在致力于民众教育、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光辉一生中,志同道合,并肩战斗。

1936年5月,邹韬奋与宋庆龄、何香凝、陶行知、马相伯、沈钧儒等50余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并任执行委员。同年,陶行知应邹韬奋约请,选录最近4个月来所作22首诗歌,编辑为《知行诗歌集》,由生活书店于当年11月出版发行。

1936年7月,邹韬奋与陶行知、胡愈之在香港起草《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后由邹韬奋带回上海,再和沈钧儒、章乃器等讨论后,7月15日,以沈、章、陶、邹四人联合署名,公开发表在香港《生活日报》,赞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联合红军共同抗日。这份文件对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毛泽东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1936年11月22日深夜,邹韬奋与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等7人因参加和领导救国会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当时出访在国外的陶行知亦被通缉。

1946年7月22日,邹韬奋先生灵柩安葬在上海虹桥公墓,陶行知与沈钧儒、郑振铎等50人发起两周年祭,沈钧儒先生主祭,陶行知先生为其撰写祭文。

1946年7月25日,仅仅3天过后,陶行知先生也因健康过亏、刺激过深、劳累过度,突发脑出血于上海病逝,终年55岁。周恩来在给中央的电文中写道:“假使陶先生临终能说话,我相信他必继韬奋之后请求入党。”

《韬奋先生千古》诗稿,不仅见证了陶行知与邹韬奋两人之间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更见证了他们追求真理、甘于奉献、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1985年,诗稿经由江苏省文管会、南京市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鉴定,列为江苏省陶行知纪念馆馆藏一级文物。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江苏省陶行知纪念馆馆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