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教育力量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引发我省教育系统热烈反响——

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教育力量

■本报记者 缪志聪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出席全国两会的江苏教育战线代表委员和会外干部师生纷纷表示,要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进之路,在推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贡献教育力量。

为启新程再导航

省教育厅第一时间安排“第一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江苏发展再启新程的行动指南、建设教育强省的科学指引,对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具有重大政治、理论和实践意义。全省教育系统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新期待新定位,放大工作格局,找准方位坐标,加快建设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先锋区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实验区,奋力打造“公平共享、全面多样、适合契合、卓越创新”的教育先行示范高地,努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

“走好自主创新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每个科技工作者都责无旁贷。”在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崔铁军在发言时,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自己的科研经历。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7月考察江苏时勉励科研工作者,要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攻关高精尖技术。今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又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这些话说到了我们科研人员的心坎里。”崔铁军说,自己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战斗在科研一线,解决“卡脖子”难题,不断攻关高精尖技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学校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东大支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说,学校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国家队”作用,因地制宜以优质的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对接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更好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助力江苏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表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急需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重要战略的回答,深刻阐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及其内部联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说,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内在关联的有机整体,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我们要进一步破除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在教育、科技人才的融通中实现生产力提升和创新发展,形成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现代化创新体系。”

破除卡点再发展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布局学科链、人才链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使命,与苏州市深入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民营经济研究院、人文经济学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发起成立“全国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业出题、科研答题,“企业+大学”的创新生态圈不断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实在在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让我们备受鼓舞。”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周桂瑾告诉记者,要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必须主动适应智能制造时代岗位变迁及多元需求,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推进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专业数字化升级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立足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成建华表示,作为职业学校,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就是要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紧密对接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持续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入服务产教城互动发展,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样板,大力践行工匠精神、筑梦技能报国,努力建成高素质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高地,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源源不断供给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求我们积极顺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加大改革举措,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主动迎接数字化、信息化创新浪潮,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数字技术全面赋能,催生更多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说。

抢抓机遇再突破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孕育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的源头活水。”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表示,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师大将坚持质量和贡献并举,坚持“跳出南师看南师,打开大门办南师”,深度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所合作和国际化合作等“五大合作”,大力培育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王骏介绍说,南京大学正积极筹划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更好地设计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为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基础教育不可或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是利民利国的大事。”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徐瑛说,近年来学校启动教师成长学院项目,实施“立人教育·135攀登”计划,开发特色课程,积极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2024年,科小教育集团将聚力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以实际行动进一步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校本体系,努力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提供“科小方案”。

常州市新北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王华国表示,全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促进义务教育强校提质,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教育急难愁盼问题,为新能源之都建设和万亿之城再出发提供人才支撑。

“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无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入选对象、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单丹说,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科研人员,自己将坚持面向产业需求,扎根产业应用研究,助力解决企业转型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产学研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将更多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助推行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