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名字,那些梦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那些名字,那些梦

——我和新教育的十五年

■江苏省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张小琴

图为作者分享心得

在我的抽屉里,藏着一份小小的喜悦:你好漂亮啊/彩虹花精灵/赤橙黄绿青蓝紫/你陪我们读书/和我们玩课程/你悄悄把阅读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撒播。这是我们班一个叫曹雯颉的小姑娘写给我的生日赠诗。“彩虹花精灵”是孩子们送给我的名字。

和新教育相伴的15年,我还有很多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是一首歌,一个美丽的新教育之梦。

“执着前行”

2009年8月,如东成为新教育实验区,我第一次知道新教育,第一次走进“教育在线”。在那里,我看到了“只要付出,就有收获”,我发现教育可以这般幸福,孩子的童年可以这样充满诗意。我决定,再也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于是,我选择用“执着前行”作为网名走上新教育之路。从此,读书、写作、研发课程、做公益活动,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小海螺妈妈”

2012年8月15日,学生琪琪的妈妈打来电话,想请我劝说孩子转学,因为他们均在城里工作,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照顾不了琪琪。电话接通时,孩子哭着说:“我不想离开你,我不想离开小海螺班,我还要听小海螺妈妈讲故事。”孩子在电话那头哭,我在电话这头哭。8月30日开学报到,当琪琪背着书包走进小海螺班时,立马向我扑过来,我们紧紧抱在一起。

从2009年到2013年,在那所被农田包围的凌河小学,在那间叫“小海螺”的教室,我有了第二个名字“小海螺妈妈”。为了让这群农民、渔民的后代爱上阅读,我用稿费给孩子们买书,全家总动员自制晨诵读本。我们一起晨诵、午读、暮省,玩各种各样的课程。慢慢地, 这群充满乡野气息的孩子,也散发出浓郁的书香。而今,每年教师节,我还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小海螺们”的问候短信,一个教师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忽悠老师”

2013年9月,我调入宾山小学。2015年4月,童喜喜老师在宾山小学讲座之后,发了这样一条博文:“上午参观实在又智慧地做新教育的宾山小学,种子教师张小琴班上的学生作文令老师们称赞,刘崇国局长笑评:种子教师有个共同点——把父母‘忽悠’得特别好。很自豪。”我转发了这条博文,就这样,我拥有了第三个名字——“忽悠老师”。

怎样“忽悠”呢?首先是写信。开学时我写《请你跟我一起来》;妇女节,我说《做个不唠叨的好妈妈》;父亲节,我要求《爸爸要做家庭中的定海神针》;期末复习期间,我告诉父母《除了分数,我们还有很多》。

这15年来,从偏僻农村小学的“小海螺教室”到县城小学的“小豆豆班”再到“彩虹花读写教室”,在那一间小小的教室里,我和孩子们每天坚持阅读、写作。仅2023年上半年,我们“彩虹花读写教室”的孩子们就发表了习作19篇,10多个孩子获省市级阅读写作奖项。

“小琴老师”

20多万字,100多封信,让我们的家校关系越拉越近。你听,我又成了家长口中的“小琴老师”。你看,开学前,家长们整理好了阅读漂流书包,印好了阅读存折;节假日前,他们策划活动,布置教室;我们一起去亲子游,在海边放风筝,参观猕猴桃园;他们主动加入新教育,成为萤火虫工作站的义工……2018年,我们的“小豆豆班”获得了全国新教育十佳完美教室。

2021年,我调任到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新学校只有3个年级,在校学生400多名,大部分为随迁子女。如何调动这些在工厂打工、卖水果的父母们开展亲子共读呢?学校赠书,校长带读,每周交流。我们每期招募30人,一个月阅读一本书,就这样带动着一批批的父母爱上阅读。为了更好地开展家校共育,我参与设计了“家访七彩礼包”,着力从学习习惯、饮食习惯、家务劳动、每日锻炼、交通安全、儿童阅读和父母阅读7个方面,结合年级特点开展个性化设计,确保每一名家长都能得到最匹配孩子当前发展情况的指导。老师们利用家访机会,带上“礼包”,面对面地与父母交流。

“彩虹花精灵”

2015年4月,我以新教育春季种子的身份申请成立了新教育萤火虫如东分站。9年来,分站坚持“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立体推动”的模式,开展活动100多次。

2017年寒假,我在分站内开启“彩虹花挑战寒假”网络共读活动。这次共读结束的分享会上,我们以“春天,种下一粒阅读的种子”为题,奖励所有参与共读的孩子一本书、一包花种子。那次活动之后,我就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彩虹花精灵”。如东分站的“彩虹花亲子阅读”也成了“书香如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线上活动丰富多彩,线下活动亦精彩纷呈。“妈妈我爱你”“春到梅花山”等亲子活动,让父母和孩子越走越近; “我和爸妈一起读”“用爱陪你长大”等阅读讲座则让父母从他人的分享中获得家庭教育的经验。

“能量姐”

很多人问我:“小琴,你是校长,又要担任一个班的语文教学,还要做公益,你哪来那么多精力?”他们送我一个名字“能量姐”。其实,我也没有超人能量,也很多次想躺平,但我更知道作为新教育榜样教师,必须跳出“舒适区”,才能享受不一样的教育幸福。于是,我申请南通市“十三五”课题《构建“全阅读”课程的实践研究》,参加《中国教育报·好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打卡学习并获得“阅读之星”,参与“亲近母语”的“明师导读”活动。2023年,通过层层选拔,我有幸入围昌明教育基金会新教育首期“追光女教师资助计划”。这几年来,我远赴河南、河北、福建、四川、辽宁等地执教阅读指导课及完美教室缔造讲座等40余次。

曾经,守住一间教室是我最大的梦想。现在,我觉得有责任带领更多青年教师缔造更多完美教室,让更多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写作,实现藏在心底的那个美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