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考古密码 丰富教育生活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解锁考古密码 丰富教育生活

■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寇亮亮

要让学生学会聆听窗外声音,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聆听窗外”是方向,“打开窗户”是行动。结合自身的教育背景和工作实际,我选择了将这扇窗“开”在校本课程《考古探秘》上,带领学生聆听窗外历史的声音。

近年来,国家对考古文博工作愈发重视,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文物热”“考古热”风潮渐起。甘肃省博物馆的“神马来了”铜奔马文创系列产品丑萌出圈;取材于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舞蹈《只此青绿》惊艳刷屏;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戳中泪点;《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等一系列文博节目更是极大地带动了公众了解考古文博知识的热情。这股热潮当然也影响到了“00后”这批互联网原住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很多学生对人类史前文明时期格外感兴趣,因为这一时期的历史全靠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来推断验证,显得更加神秘,给学生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让学生对考古文博知识兴趣愈加浓厚。

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中,孩子们对于考古文博知识的热情难以得到回应。他们通过网络碎片化地了解相关知识,容易片面地将考古理解为是发掘宝藏,获取财富。这既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使得学生对文物所蕴含的深厚历史价值难以形成正确认知。

我毕业于兰州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对考古文博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学校也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综合以上原因,我便着手筹备《考古探秘》这门校本课程。

每次向学生说起我学的是考古专业,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老师,你是不是会盗墓呀?老师,你会不会鉴宝呀?”问他们什么是考古,胆子大的学生就脱口而出:“老师,考古不就是合法的盗墓吗?”我想到第一节课可以采用《考古VS盗墓》这样具有吸引力的标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借机引导学生对考古工作形成正确认知。

第一节课上,学生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争相举手提问。在和学生一问一答的互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明确什么是考古学之后,我继续思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有必要让学生们通过梳理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是如何形成的。于是我将第一学期的课程内容确定为:

1.考古VS盗墓;

2.探秘东方人类的故乡——周口店;

3.探秘八九千年前的家园——贾湖;

4.五千年前的神秘古城——良渚;

5.探秘甲骨文的故乡——殷墟;

6.探秘古蜀先民的家园——三星堆;

7.探秘西汉文化宝库——海昏侯墓;

……

第一学期的课程内容大致参照了中国历史的演进时序,涉及不同地域、风格迥异的文明,与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内容也相契合。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上的知识与考古学专业知识相互交叉,学生能够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和一件件具体的文物中感知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坚定文化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的纪录片、文博节目、线上数字博物馆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实地参观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等文博场馆是课程的一部分。因为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辅以教师的讲解,学生一改往日走马观花的参观方式,往往能够三两结伴,对一件文物展开详细讨论,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更好的体验。

第一学期课程因为专业性较强,主要采用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方式。第二学期课程主题为“探究考古奥秘,丰富教育生活”,我想给予学生更大的主动权,将课堂还给学生。我将本学期的授课方式设计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组合作了解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未解之谜,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截至目前,学生们已经选择了金字塔、摩亨佐·达罗遗址、复活节岛巨石像、庞贝古城、马王堆汉墓等重大考古发现和考古谜题。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对考古文博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意愿,很多原本在我的历史课堂上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却能在《考古探秘》课堂上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学习讨论成果。我深刻地体会到,过去单方面地以课堂表现去评价一个孩子是多么片面,换一个环境,那些原本的“后进生”“问题学生”可能就会成为人群中闪闪发光的人。

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在资料收集整理和语言表达上的能力格外突出,加之甘肃省博物馆定期面向社会招纳志愿服务讲解员,而我们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掌握了最基本的文博知识,较为符合省博志愿服务讲解员的要求。因此,我计划继续开设《甘肃省博物馆志愿讲解服务》这门社团课程,面向参与过《考古探秘》课程学习的八年级学生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学生,为他们提供较为规范的志愿讲解培训。这样的课程设计能够有效实现七八年级的课程衔接;从了解考古文博知识到提供文博知识的志愿服务讲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让他们能够利用假期、周末的闲暇时间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考古探秘》课程有助于学生对于考古工作和出土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形成正确认知,拓展了学习内容和学习场景,为学生搭建了提升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了师生的教育生活,真正做到了“聆听窗外声音”。

图为学生参观甘肃简牍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