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养新时代“大先生”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探索之路
■沈世红
有人说,办“好的教育”是最稳妥的“长期投资”。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研判,不难发现“教育的领先”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领先”的前奏,教育现代化正成为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根基与命脉。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时代中,培养“人”的教育何为显得特别关键。“教育何为”首先取决于“教师何为”,“教师何为”的江苏答卷需要我省涌现出一批“苏教名家”,坚守信仰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和情怀的温度,作出“教育有我”“强国有我”的响亮回答,展现出教育名家的风采和力量。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由此应运而生。它作为江苏省最高规格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经省教育厅批准于2020年6月正式启动,计划每年遴选培养对象50人左右,到2030年,全省计划遴选不同年龄层次的培养对象500人左右进行重点培养。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在探求“江苏风格、江苏特质”上下功夫,在彰显“个人魅力、学校特色”上求突破,以教育的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追寻简练大气、质朴实用、原本求义、纯粹自然的教育气象。培养工程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按照师德师风优先、育人实绩优先、吃苦奉献优先、发展潜力优先的原则,根据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充满改革活力的要求,每年面向全省基础教育领域在职在岗教师和校长,以及教师发展机构、教科研机构等单位的正高级教师或省特级教师(特别优秀的可放宽)遴选“躬耕教坛,心有大我”的优秀人选进行培养。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建立了政府创设平台、专家引领指导、个人主动发展、省市协同培养、团队共同提升的培养机制,帮助培养对象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修养、拓宽教育视野、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每期培养周期为3年。培养对象签订目标责任书,系统规划3年培养工作,培养期内须达成一支队伍、一例经验、一场报告、一个项目、一份成果、一本专辑的“六个一”目标。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为培养对象确立了九大修炼内容:涵养教育情怀——培养对象分类阅读行动;聆听高端讲座——培养对象知识结构更新行动;催生教育主张——培养对象理论素养提升行动;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对象实践模式构建行动;聚焦实践问题——培养对象科研解困行动;带动共同发展——培养对象团队建设行动;领航区域发展——培养对象责任担当修炼行动;凝聚教育共识——培养对象学术研讨行动;拓展教育视野——培养对象小组考察行动。培养对象通过锻造师德、深化教研、创新实践、奉献事业,加强实践历练,奠定成才基础。
为强化“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的实施和管理,省教育厅成立了“苏教名家”培养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培养工程的领导工作,成立了“苏教名家”培养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培养工程的指导、考核等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实施办公室,挂靠在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在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指导下负责培养工程的具体实施。为进一步强化培养工作,培养工程还根据培养对象特点和研究方向成立5个研修小组,在对应的指导专家组的指导下,开展每年不少于3次的经常性研修活动,采取主动探究与专家指导、实践锤炼与理论提升、个人发展与团队共进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互助互学、共同提高的成长机制。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是一项朝向教育理想再出发的工程。所谓“苏教名家”,他们应成为在课程教学上敢突破“未破除的壁垒”的首创者,应是专业精深,对全省的学科课程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新时代教育标杆;所谓“苏教名家”,他们应成为在教育科研上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的探路者,应是学养深厚、创新开拓、前瞻教育未来、聚焦基础教育重大战略需求作出突出贡献的新时代教育航灯;所谓“苏教名家”,他们应成为在教育管理上敢闯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开拓者,应是勇毅前行,长于运用和丰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理念,在思想建构、体制变革、机制创新上作出卓越贡献,显著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时代教育舵手。
事实上,“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接续“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在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历批培养对象中不仅涌现出了唐江澎校长(“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第一期学员、“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二期导师)等杰出的教育领军人才,还有9人入选首批“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有近50人成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在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评比中,有43人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一期50位培养对象的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辐射了全省近10万骨干教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专业发展的梦想和热情,对全省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的两次“名家领航”行动分别走入苏北的徐州和苏中的泰州,共为一线学校开设示范课94节、讲座138场,开展调研100次,进行教育教学诊断和反馈114次,线上线下参与活动的基层教师约24.6万人次。这样的名家送教、送培上门的“苏教名家”领航行动,得到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教师的热烈欢迎,展现了我省基础教育最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崭新成果。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的奋斗方向、行为标准和追求目标,努力探索具有江苏风格、江苏特色的教育名家的产生与成长路径。正如省教科院院长陆岳新所期望的,“苏教名家”培养工程要求培养对象应在师德上领航,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指向,以教育情怀、专业建设成就学生、影响社会;应在教研上领航,以前瞻的教育理念、敏锐的专业眼光以及科学的方法,扎根课堂、深耕教学、创生成果去影响辐射带动各地教师;应在实践上领航,以勇于创新的专业勇气、精深厚重的教学功底、扎根课堂的教学成果帮助学校和教师丰富实践举措、提炼实践案例、总结实践范式,促进更多的优秀教学成果诞生。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每一期学员的培养周期只有3年,但面向的却是江苏教育此后发展的30年,以及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300年。短暂的培养周期结束后,对顺利通过考核的培养对象,“苏教名家”培养工程还将继续创造机会、跟踪引领、深度提升,促使其对标教育名家的要求,不断努力、奋发精进、建功立业,朝教育名家目标奋进,具有“国之大者”的视角、至诚报国的信念、深厚为民的情怀、忠诚履责的意志,引领社会风尚。培养工程将有力促进具有江苏风格、江苏特质的教育名家的产生与成长,使江苏成为全国一流教育人才高地,让“教育家精神”在江苏落地生根。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作为江苏教育高原上教育高峰的再造工程,它关注的并非是名家的“生产”,而是名家的“养成”,为“苏教名家”的长成提供充足的阳光、土壤和养分,陪着他们始终朝向理想的远方,不惧风雨,勇毅前行。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