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用心去“舞蹈”
■居艳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教师如同艺术家,通过学科特有的语言体系和行为方式,带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唤醒和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成长路上,共赴星辰大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星辰大海,也许是触摸不到的边际,也许是无尽的远方。作为教师,课堂就是我的星辰大海。
2000年,我从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师范专业毕业后,被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录用。资质平平的我,惊喜的同时,更多的是焦虑。幸运的是,在这里我遇到了人生中的3位导师,他们成为我成长之路上的明灯,照亮我不断前行。我来南师附中的第一年,也是特级教师仇炳生老师在附中讲台的最后一年,他常常和我聊数学。他说:“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思维学科,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的挑战性,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纪耀明老师是一位资深的数学老师,他有艺术家的气质、教育家的情怀、演说家的技艺,他的课语言精炼到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下课铃声响起,他的粉笔也正好在黑板上留下最后一个句号。董林伟老师当年是学校年轻的资深教师,他的课堂总是能引发学生对简单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他的教学始终围绕学生思维的开发,带给我对数学教学全新的认知。他们的专业精神和治学态度,给我的职业生涯树立了奋斗的标杆。
我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执着于思维课堂的教学研究,撰写了20余篇论文,相关探索成果获得了南京市首届教育科研成果奖,并成立了南京市数学名师工作室专门研究思维课堂。
越挫越勇,做创新的斗士
苏东坡有言:“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我们要坚定心中的目标,就算再艰难,也要努力登攀,迎难而上。
在职业生涯刚刚起步的阶段,我勤于反思,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撰写教学论文,获得了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的参评资格。信心满满的我通过了笔试和材料审核,顺利进入了最后上公开课的环节。上完课后,自我感觉这节课上得不错,便坐等喜讯。然而,我最终等来的是被淘汰的消息。一开始,我怎么也想不通,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是参评者中最年轻的那一个。我犹如考试失利的学生,大哭了一场。当时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找到我说:“如果你不想下次再被淘汰,就要进入前三名,力争第一名。”他的话对我促动很大。3年后,我给自己,也给关心我的领导和同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如愿评上了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的一个前提是教师的思维必须发生改变,从经验性思维走向反思性思维并转化为日常的“反思性教学”。2008年,我进入教务处,负责南师附中“研究性教和学”的课题实验。作为数学教师,我首先从数学学科入手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在教研组老师们的通力合作下,我们将数学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重构,筛选出适合开展研究性教和学的内容进行实验,如指对幂函数、解三角形、向量的运用等。我们合作完成了相关内容的教学,并撰写了多篇论文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
人才是中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早期培养对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创新能力的高低不等同于分数的高低。心理学家加德纳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智商高低、聪明与否的差别,而是智能类型、智能强项是什么的差别。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区别不在于谁比谁更聪明,只在于谁在哪一个领域或哪一个方面更擅长。在负责科技教育的那几年,我将学校的科技教育进行了分类开发,在传统项目上,如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头脑奥林匹克竞赛、江苏省金钥匙比赛等,继续进行高位突破,同时不断开发创新项目,要求人人参与。我们在校内首创“梦想基金项目”,让有梦想并愿意付诸行动的学生在学校经费的支持下实现梦想;首创“科技文化节项目”,70多个活动项目,涉及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多个方面,学生参与率达100%。我希望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使学生不仅拥有知识,更拥有将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的方法;不仅拥有梦想,更拥有追逐梦想的勇气和底气。
悦己达人,寻理想的教育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很希望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被真诚对待,看到被尊重、被包容……
2020年,我一边从事行政工作,一边不顾身心疲惫,依然坚守高三课堂。由于我会务繁多,学生常常难以在办公室找到我答疑。面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就算一周有9节数学课,我也解答不完学生的各种疑问。于是,我和班主任商量,能否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帮我专门放一套桌椅和一盏台灯,我每天晚自习全程过来陪伴学生,不管他们有没有问题。数学课代表非常负责,选购了一盏充电台灯,每天晚自习前把电充满。在两个月的陪伴下,我和学生的交流日渐深入,从数学问题聊到心理困惑,从解题策略聊到亲子关系,而此时我的儿子也即将参加中考。虽然对儿子有些愧疚,但人生怎能没有遗憾。这个初夏,这盏台灯不仅照亮了夜晚,也照亮了学生的未来之路。
另一件事发生在20多年前。高二的一次选修课上,我班的两个女孩逃课在校园闲逛,正巧被教导主任发现,记录了班级姓名后告知我,并让我即刻找到学生对她们进行批评教育。开始我也很生气,但很快理智战胜了情感,我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两个平时乖巧的女孩为什么会旷课?旷课后为什么又在校园出现?于是,我在校园里找到她们后笑着说:“这么好的天气,适合散步,但现在是选修课时间,你们是不是遇到什么突发事情需要处理?”一个女孩突然打开话匣子说:“我们知道旷课不对,但今天还剩两节课,不讲就没有时间了,她和她妈妈发生了矛盾,不想回家,憋在心里一天了,如果我不开导她,怕出什么事。”根据她们的表情,我判断现在和妈妈发生矛盾的那个女生心情已转好,便接过女孩的话说:“你做得对,以后遇到这种事,你可以悄悄让我帮你们请个假,说不定你们可以到学校外面的小桃园散散心。”说完我就走了。20多年后,这位热心的女生看到我就迫不及待地和我聊起这件事,对我充满了感激。教师不能无视人过,也不能只看人过。在指出学生问题的同时,不动声色地保全学生的体面,是待人的真诚,也是相互的尊重。
12年前的元旦前夕,我被邀请到所教班级参加元旦联欢。我准备了一袋糖果,本想用糖果堵住学生们的嘴,不要让我表演节目。结果学生起哄一定要我表演节目,当时我正好在学一支舞蹈,但刚学了一半。于是,我请学生播放音乐,表演了这支一半编排完整一半自由发挥的舞蹈。时隔多年,一位已毕业的学生回母校看望我,带了一袋薄荷糖,并自信地说:“老师,我知道您喜欢吃薄荷糖。”我有点好奇,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表示,当年我给他们发的是薄荷糖,所以他猜想我喜欢吃这种口味的糖,我跳的那支舞蹈也一直让他记忆犹新。也许当时年轻的我不是一位教学经验特别丰富的老师,但是我一直在用心去教,就像我用心跳的那支舞一样,多年后化为学生心中永久而美好的回忆。
罗曼·罗兰曾说,真正的英雄主义莫过于认识生活的真相,仍然热爱生活。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可抵岁月漫长。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