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一啄皆温情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一饮一啄皆温情

——读《家宴》有感

■胡胜盼

《家宴》

王珩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节日里,家人团聚,最直接而又最富温情的表达是吃一顿暖口、暖心的团圆饭。《家宴》是一部美味珍肴琳琅满目、人物典故信手拈来的饮食文化随笔集。该书以“吃”为引,讲述了鲁迅、胡适、张大千、王世襄、谭延闿等十位近现代名人的趣闻轶事,在寻常餐桌之上,在生活场景之中,融历史掌故与饮食文化为一炉,通过一道道私房菜展现了历史沉浮中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作者王珩透过时光斑驳的光影,沿着年代的印迹,寻找古早味的美食体验,透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以菜系演变、美食烹饪为主线,营构了一个气韵生动的烟火人间。

本书与其说在写饮食,不如说在写中国人的家庭观和生活观。个体的起落悲欢于柴米油盐中浮现,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古早风味里交织。每一口菜肴都承载着美食家的独特心思和对生活的回味。

历史湮没了太多人和事,但舌尖上的情思却一代代传承下来。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食物相思,一如宋朝林洪在《山家清供》中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美食刺激味蕾,味蕾拨动乡愁,食物承载记忆。而记忆经过岁月的蕴藏与发酵,成为最好的辅料与调味剂。许广平的山阴农家蛋炒饭,胡适夫人江冬秀的徽州一品锅,谭延闿的组庵豆腐,王世襄的糟溜鱼白烧蒲菜,川菜宗师黄敬临的姑姑筵……书中写道:“(地方风味)罗列季风环流的轨迹与光合作用的秘密,并陈耕作制度的嬗递与人口迁移的印记。”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不管名士或是白丁,香气氤氲间总能抚慰人们的胃,进而抚慰人心。

张爱玲说,吃是人生最基本的生活艺术,而张大千则进一步升华,将其视作人生的最高艺术。书中具体描述张大千的一份宴请菜单:“干贝鸭掌、红油豚蹄、菜薹腊肉、蚝油肚丝……”,从中我们看出主人张大千的周到用心。这里既有独门硬菜,又有亲切质朴的乡土菜蔬,菜品用料考究,节日小吃还兼顾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饺子的习俗。

王世襄不论治学还是治庖,都信奉“实践出真知”。要想做好一桌菜肴,食材挑选至关重要。书中写他每天领着保姆和厨子去菜市场抢菜,令人莞尔;去黄永玉家做客,他又悠然自得地用一捆葱做了一道“焖葱”,技惊四座。鲁迅也是“吃货”一枚,因为长期吃零食,导致牙口不好,但即便牙齿疼得再厉害,依然戒不掉点心。于是,看牙医成为他的日常。

烹文化盛宴,品多味人生。家宴是被寄托了最多情感心绪的味觉记忆,更是一种属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与生活美学。一蔬一饭皆具性情,一饮一啄蕴藉温情。唯有家宴,能化解乡愁。当我们像尊重时间一样尊重餐食,就会享受到生活真正给予我们的“原生美”。这也是潜藏在温馨叙事里,作者真正想要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