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集团化办学之教师“共生式”成长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浅议集团化办学之教师“共生式”成长

■苏州市吴中区城西中学 徐建明 姚静

集团化办学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20年起,苏州市吴中区城西中学与苏州大学附属尹山湖中学共同组建城西中学教育集团。集团组建以来,立足于“人”的发展,两校探索教师“共同共通”实践路径,既有横向联动,又有纵向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共生式”成长效果显著。

以共同焦点为依托,

形成价值引领

理实并进,拓展研究深度。集团校教师专业“共生式”成长是一个从外部到内在、从粗放到精细、从同质到异质、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以点连线、以线促面的发展过程。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可以有效助力教师成长、赋能集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集团校内涵式发展。

全面观照,推进研究广度。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新老城区学校教师专业“共生式”成长,不仅是一所学校教师的成长,也不仅是一个学科教师的成长,而是集团内部学校、多学科的整体推进。对教师发展的影响也不局限在本学科,而是实现对教师教育素质的全面观照。

夯实基础,助力实践创新。探索集团校教师专业“共生式”成长有利于剖析城乡联合办学背景下不同学校从共建、共享到共生的蜕变,避免出现集团化办学眉毛胡子一把抓,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短视行为,为教师成长、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此外,还可以探索改进单个学校研究之弱。

以教学实践为基石,

助力质量攀升

建立“共生式”教师发展共同体,应以实践为基石实现教学全面交流。我们通过加强各年级备课组之间的互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赋能教学质量高位提升。

改变教师生长逻辑起点,从发现不同到获得优势。两校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和教学共同体,各年级各学科定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同课异构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新思路,取长补短、补差提优。备课组积极组织集体备课、磨课、试卷讲评分析等活动,引领教学思路拓展和提升。

激发教师发展内在动能,从外在助力到内在驱动。城乡教师共同体的建立推动集团教师接触不同的教育环境,强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成为集团校教师共同发展的外在助力。在持续一段时间的互相交流后,集团校教师能够分析专业环境,反思发展过程,明晰发展方向。

催生教师成长主体模式,从被动客体到主动主体。在集团总体规划下,两校教师在班主任共同体搭建、社团导师互学、心理共育等方面对接交流。这不是单方面输出,而是双向互动,从而实现教师素养整体提升。

以互动拓延为纽带,

实现协同发展

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集团校教师形成系统的互动模式,两校共建教师成长平台,在教研、德育、科研诸方面全方位互通,提升了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借力资源孵化骨干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有梯度地培养一批有持续发展潜能的学术型骨干教师。两校开放资源,借助苏州市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培育班主任等德育骨干,以点带面提升教师整体德育水平;依托区名师工作室辐射培育教学骨干;建立校级名师工作坊,助力青年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打造平台驱动新生力量。尹山湖中学打造“澹台学堂”,从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教科研专题、班主任工作等方面推动教师成长。城西中学“晨曦家话”自2020年起已举办5届,参与教师超过100人,该活动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两校还共同举办“教师养成”“反思促成长”“亮课”“晒课”等活动,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建立机制实现协同发展。我们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竞赛,组建集团校教研组协同研究,以赛促进。同时,对两校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职级、职称晋升激励,激发教师研究积极性,让课题研究氛围更加浓郁。

实践证明,新老城区探索集团化办学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共生式”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高效整合教育资源,唤醒教师成长自觉,为学校注入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