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通大学聚焦科技前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

积聚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本报记者 任素梅 通讯员 范苏

近日,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东教授团队申报的“基于高分辨活体成像与单细胞组学解析内耳毛细胞自发再生的机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资助,为该校首次取得此类项目资助。该项目利用遗传学、高分辨率活体成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等多种技术,解析了一种新型亚细胞结构及其衍生物的发生机制与生理病理功能。项目实施周期2年,直接资助经费160万元。

聚焦科技前沿,是南通大学实施“科技攀升行动”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新征程中,南通大学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奋力书写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校答卷。

强化基础研究,

提升原始创新“硬核”能力

全球每年新增脊髓损伤患者30至50万人,脊髓损伤患者在中国已超过500万人。脊髓损伤后功能性恢复是尚未解决的重大医学难题,临床治疗的手段及疗效非常有限。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顾晓松教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围绕“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调控的相关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首次发现并证明了多个修复与再生调控的分子机制,并构建出壁虎断尾再生模型,这一成果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荣获了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据介绍,顾晓松提出的“神经再生化学趋化性生长”假说,为医学界百年来争论不休的“神经化学诱向化学再生”理论的完全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颠覆了传统的脊髓损伤后促进功能性恢复机制研究的思路,为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指导。“顾教授是世界上将壳聚糖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转化人工神经研究进入临床的第一人,是组织工程神经转化医学开拓者。”国际权威期刊《科学》曾对顾晓松的科研工作进行过重点报道,标志着学界对其科研成果的高度认可。

“生命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神经再生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配合,每个课题与研究方向都需要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坚持。”顾晓松说。数十年如一日,他带领团队在医学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屡创“第一”的创新性成果在其实验室里诞生。

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条件与必然要求。近年来,南通大学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力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开展组织化、集团化科研和多学科协同攻关,遴选了一批基础深厚、优势明显的原创性项目进行重点培育。除顾晓松团队外,还有范义辉、毛仁芳教授团队开发的国际上首个“一站式”查询ATAC信号,以及肿瘤病人表达谱和预后的数据系统;杨宇民教授团队则研发出一种仿神经再生微环境支架……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有效提升了学校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关注“卡脖子”难题,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成功制备出5种建筑增强型聚合物材料,自主设计出聚合物多维杂化装置,在国内率先提出聚丙烯纤维液体骤冷理论……日前,南通大学教授高强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筑用高性能纤维及土工材料的制备与工程应用》顺利结题,该成果取得短切纤维、土工材料制备与工程应用方面的核心技术突破,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南至广西南宁,北至甘肃敦煌,跨越南北多种气候和交通环境,高强教授团队的研发成果在钢桥面铺装、交通隧道防水层铺设、尾矿或废渣处理等12个特殊工程上实现了具有规模和示范效应的应用,不仅解决了路用混合料施工中的分散技术和评价方法,有效提高工程的安全性;还提高了土工材料耐候性能,全面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使得我国建筑用纤维及土工材料进入高性能时代。

如何发挥高校智力优势,站在服务社会“第一线”开展科研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南通大学深度推进人才共享、科技共享、平台共享,推动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互联互通,坚持优势学科专业跟进重点产业、重点团队跟进龙头企业,帮助企业析疑解难,弥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之间的“断点”。

在南通大学,越来越多的专家教授科研创新成果陆续“走”出校门。施卫东教授团队开展了绿色修船表面处理成套装备研发工作,从高压水射流到冰粒子射流,逐步解决船舶行业绿色修造表面处理的“卡脖子”技术。唐虹教授团队经过5年多的技术攻关,形成了电弧防护“机理—纤维—织物—服装—评价”全流程技术体系,开发的电弧测试系统已开始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测试服务,电弧防护材料及装备普遍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省市各级电力公司。

助力地方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日前,南通大学与南通市人民政府签署“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协议,校地双方聚焦南通发展优势产业链,合作建设先进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转化中心、船舶海工绿色修造与特种泵工程技术中心、高端纺织研究院、新通信装备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高层次创新研发中心,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地方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是南通大学薪火相传的办学理念。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共建设了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6个,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服务平台,与重点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等合作载体600余个。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联合研发、平台建设、成果申报、人才交流等多方位服务转变,下好服务社会“先手棋”。

南通是全国闻名的“纺织之乡”,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业也步入了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作为学校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南通大学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后完成各类企业委托项目300余项,从最初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到鼓励企业申报项目和专利,再到共同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有效提升了地方纺织企业向高端智能转型的技术含金量。

为了让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南通大学实行“事业化管理+企业化运营+产业化服务”的新型技术转移机构运行机制,形成了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让及许可、横向科研管理、创业孵化管理、作价投资管理在内的专业化工作链,实现了科研成果技术转移工作高效联动。近5年来,学校共授权发明专利2300余件,3000余项科技成果在近5000家企业转化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高校从不缺乏创新‘基因’,我们不仅要以科研创新为抓手,夯实基础性科研创新优势,更要走好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不断作出高校贡献。”南通大学党委书记尚庆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