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高校教师上好每堂课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系列活动自2023年3月启动至今,已举办10期——

赋能高校教师上好每堂课

■本报记者 杨潇

近日,“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系列活动第10期走进南京中医药大学,本次活动聚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课程思政为抓手,培养五育并举一流人才”主题,全面展示该校“中医临床护理学”课程的创新改革成果。自2023年3月全面启动以来,“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活动已走进全省多所高校,成功举办10期线上线下公开教研活动,营造追求卓越的教学学术氛围,促进教师学术能力发展。

创新顶层设计,

夯实教育教学根基

“江苏始终把本科教学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着力加强新时代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告诉记者。2019年,省教育厅配套研制《江苏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2年,发布江苏高教一号文,在全国率先提出高校促进教学能力提升“十大举措”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十项标准”,以夯实教学根基的制度设计,进一步筑牢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引导广大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

2023年初,江苏创新打开“周周有教研、月月有观摩、季季有讲坛、年年有赛事”新局面,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新模式,着力破解教学改革创新难题。其中,“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系列活动每期走进一所高校,开放省部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团队特色教研活动,设置分享、研讨、专家点评等环节,引导一线教师积极交流研讨,形成追求卓越的教学学术文化,推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

据介绍,我省近两年已举办20场省级高校教师教学提升能力培训和基层教学组织公开教研活动,累计6万余名高校教师线上线下同步观摩。在2023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决赛中,江苏共获奖23项,其中一等奖10项,位居全国第一。

注重价值引领,

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系列活动突出价值引领,意在推动新时代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第3期活动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目标,采取大中小学思政课“同课异构”的方式,3名青年思政课教师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分别展示同一教学内容在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教学设计,为大中小学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交流合作提供了教研样本。

第4期活动走进河海大学,紧扣“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主题,相关专家共同探讨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有效融合的实现路径。在第10期活动中,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团队创新课程思政建设,充分结合学院、专业自身特点,彰显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为全省高校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在目前已开展的10期活动中,有3期直接聚焦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其他每期活动中也都有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价值引领。”郭新宇说。

“月月观摩”活动还邀请不同行业的名家大师走进校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如第5期活动针对新一代交通领域领军人才的培养目标,国家级教学名师、首批教育部“交通运输类专业新工科核心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负责人、东南大学首席教授陈峻,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角度阐述交通运输类专业知识图谱建设总体思路,为高校工科类专业建设及数字赋能教学改革提供路径。

第6期活动重点聚集“守正创新化工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主题,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卫星围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开展这样的科研攻关”的殷殷嘱托,介绍有关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建教育共同体,将产学研合作优势转化为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从“书架”到“货架”全过程培养化工创新创业人才的改革举措,为相关高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贡献思路。

凸显江苏特色,

打造教学能力提升新模式

基层教学组织肩负着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全省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分类发展、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鼓励跨课程(群)、跨学科专业、跨校、跨区域、跨行业融合,构建多层级、多学科、多类型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体系。目前全省本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由5000多个增加到6000多个,同比增长20%,实现了教学环节和教师“两个全覆盖”,持续筑牢教学根基。

南京理工大学创新组建校内国家教学名师领衔的“耕耘坊”“知新坊”“勤思坊”“至善坊”等18个名师工作室。2023年3月,“月月观摩”首期活动在该校举行,聚焦国家教学名师吴晓蓓教授领衔的“耕耘坊”名师工作室。该名师工作室通过丰富的活动搭建教育学术研究平台,探索构建“听—读—说—讲”四环节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法,建设“名师讲课案例库”和“优秀课程案例库”,助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当前,我们的虚拟教研室已经构建了‘传—帮—带’三级教研机制。”第2期活动主持人、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教授王海啸告诉记者,与传统教研室不同,首席教师借助虚拟教研室的知识图谱与数字化资源,向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传授相关理论框架与教学设计原则,再由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如今,由他主持的教育部“项目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成员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均可在线共享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

江苏还鼓励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标准、建设路径和运行模式,以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2023年6月,我省创新建设了江苏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云书院”,首批上线111门研修资源。同时,全省各高校还不断加大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学能力提升工作的专项经费投入,完善教学工作量和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当前,高等学校应着力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创新基层教学组织模式,开展新型教研活动,带领更多教师投身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郭新宇表示,2024年我省将继续推出12期“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公开教研活动,为打造江苏特色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新模式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