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有良方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文本解读有良方

——读《解读语文》有感

■程立海

《解读语文》

钱理群 孙绍振 王富仁 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解读语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富仁等3位当代知名语文教学专家联袂编著的力作。该书遴选了中学语文经典篇目、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式。书中,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针对同一文本分别进行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运用不同的方法,展现不同于惯常的定论,为广大教师提供文本解读的范例。

开出文本解读“药方”

语文课堂教学一大常见问题就是“教者殚精竭虑,学者费神无补”。对此,孙绍振教授在本书《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一文中开出矫治“药方”。

看出了文本也看出了自己。如果说阅读中入乎其内是读者看见了文本,那么,出乎其外是读者看见了自己。大抵所有的阅读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且它们又是水乳交融、并不分割的。只不过,看见文本是阅读过程或者课堂文本教学过程的核心,而看见自己才是文学的真正魅力所在。孙绍振指出,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必须基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作者、尊重文本,从而丰富阅读经验,做到“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以及作者主体之间的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

关注阅读的三个主体和文本结构的三个层次。本书对阅读过程中的三个主体,即阅读主体、作者主体、文本主体之间的关系作了言简意赅的说明。阅读是阅读主体、作者主体、文本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任何经典文本的阅读与教学,都要经历表层的、显性的连续搏斗,才有可能向隐性的深层不断掘进。

经典文本的结构至少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显性的,是按时空顺序将外在表层的感知连贯的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领悟要旨。文本的第二个层次是隐性的,是作者潜在的“意脉”流动的过程。这是学生与教师都可能视而不见的地方。文本的第三个层次则是文本形式的规范性、开放性,以及文本的流派与风格。通过了解作家所属的流派,进而把握其作品的风格。

读出文本结构深层的文化密码。以传统名篇《木兰诗》为例,孙绍振指出,作者的意图并非突出木兰作为战斗英雄的高大形象,文本的侧重点在于木兰看重的并非军功和仕途,而是亲情和幸福安宁的生活。诗歌结尾“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是文本画龙点睛之笔,隐含着女性对于男性粗心大意的调侃和女性心灵精致的自得。这些都是以往解读中易被忽视的。由此可知,要真正读懂文本,就要通过文本传递的信息,用文本中隐含的、深邃的信息推动阅读主体内心图式的开放。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把“看热闹”当成“看门道”。

破译语文教学“密码”

除了提供文本解读的“药方”,《解读语文》还为语文教学的课堂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如果你对哪一类文体的教学有困惑,又或者想要拥有教学的新思维、新手段、新视域,翻开《解读语文》,都能找到相应的“密码”解析,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回归整体结构,准确理解作者意图。钱理群先生对鲁迅先生经典小说《社戏》的讲解别开生面。钱先生指出,课本节选的是小说的部分内容,如果要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有必要认真阅读全篇,将选文回归到小说的整体结构中去。

第一回看戏,是在剧场里,主人公仿佛为梦魇所驱,“毛骨悚然地走出了”;第二回看戏,他就只有“逃走”一法。可见,小说的前半部分表现的是紧张压抑。而节选的部分,是从“剧场”向“自然”的生命空间的转移,轻松舒展,沉静柔和。这也正是鲁迅所向往的生活境界与生命形态,当然也是他和伙伴们的共同期待和憧憬。这就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回应教学争议,兼答散文何以动人。散文具有“形散神聚”“感情丰沛”等特质,有的文章在教学中会出现一定争议。如朱自清的《背影》,有的学生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写人的正面而独写背影?父亲去买橘子,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

孙绍振针对第一个问题给予这样的解答:这是写作技法的表现。一篇文章,要做到不写什么,弱化什么,省略什么,割舍什么,强调什么,每个方面都应该恰到好处。本文就是这样,写父亲的背影,就凸显了父亲特有的个性,这是时代烙印,也是艺术品的生命。对第二个问题,孙绍振指出,父亲执意自己去,越是不顾交通规则,越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能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父爱。这就是散文以情动人的具体表现。

纵观《解读语文》全书,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实践都能给予语文教师丰富的养料和借鉴,值得每个语文教师学习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