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安全”优化“心环境”提振“心力量”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关注“心安全”优化“心环境”提振“心力量”

■何芬

近年来,泰兴市始终将青少年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大力实施“345润心行动”,全市20多所学校分别获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示范校,心理健康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入选“泰州市卓越教育项目”。

构建三大机制,全面关注“心安全”。泰兴市将“加强青少年生命健康”纳入民生实事项目部署推进。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局、校两级“润心”行动工作专班,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生命健康教育,并聘请省、市专家引领、指导。二是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每年投入20多万元,保障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正常运行。坚持将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纳入重点项目,每年投入不低于教育装备资金总额的4%,用于心理游戏沙盘、心理宣泄器具等设施的更新添置。按照同级班主任标准,自2021年起考核发放专职心理教师补贴近100万元。三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制订专职心理教师配备计划,逐年招聘一批,培训转岗一批,优校交流一批,志愿服务聘用一批,全市专职心理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近两年,泰兴市招聘心理教育专业教师12名、心理教研员1名,全市现有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218名,其中专职教师57名。

突出四个重点,全面优化“心环境”。泰兴市聚焦影响青少年生命健康的关键要素,集聚智慧、汇聚力量。一是突出“五育”并举。制订德育工作课程化推进实施方案,定期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德润心、以德导行。放大杨根思烈士陵园、黄桥祁巷实践基地等泰兴地域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红色研学、文体活动、劳动实践,涵养生命力、提高抗逆力。二是突出“双减”实效。贯彻落实“双减”实施意见,出台义务教育学生作业管理规范、作业管理“十条禁令”,为学生书包减负,为学生心灵减压。秉承“适性扬才、多元发展”理念,全面推行“5+2”模式,打造形式丰富、内容优质的“课后服务套餐”,让学生释放天性、发展个性。三是突出协同育人。泰兴市教育局主动对接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牵头制订家校社协同育人、“阳光家庭教育”等实施方案,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2023年以来先后开展专题宣讲90余场,参与家长近万人次。设立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91个,录制发布“泰兴市卓越父母讲堂”系列微课32期,举办家校共同发展论坛200多场,家庭教育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四是突出重点关爱。聚焦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积极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了解,做到特殊学生全覆盖。深化“关爱留守学生,争做教师妈妈”活动,全市2500多名教师与学生结对帮扶,初步构建协力协作、共情共鸣的家校共育格局。

实施五项行动,全面提振“心力量”。泰兴市创新五个“1+N”行动,全过程“润心”、立体化育人。一是实施“1+N”心育组网行动,构建“1个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N个学校心理辅导室”指导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作用,设置心语信箱、热线电话,建立工作日专业人员驻点、节假日专职教师轮值、热线电话24小时接听制度,优化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等功能,心理健康三级服务体系整体构建、一体运行。二是实施“1+N”导师护学行动,建立“1个科任老师+N个学生”健康成长导师护学制度。按照“全班学生班主任总揽、分组学生任课教师关注、重点学生教师妈妈关爱、特殊学生专班专业辅导”思路,落实“倾听一刻钟”要求,努力构建“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的育人局面。坚持防早防小原则,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对异常学生按照“一生一策、一生一案”思路,及时关注,科学干预。三是实施“1+N”服务提质行动,创新“1个心育大篷车+N个学校”指导服务工作机制。主动对接省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南京晓庄学院陶老师工作站,邀请心理专家、优秀心理教师入驻“心育大篷车”,通过现场评估、现场指导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学生成长辅导、心理教师个案督导、心理课观摩研讨等入校服务活动,2023年已服务学校64所、惠及师生4500多人次。四是实施“1+N”岗位练兵行动,开展“1个专职心理教师+N个兼职教师”心育辅导传帮带活动。大力实施心理教师“十百千”行动(培育10名专家型心理教师、100名心理骨干教师、1000名班主任),定期开展个性化、订单式培训。2023年组织泰兴市级培训60多次、校级培训240多次,心理教师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9人在泰州市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功、优质课比赛中获奖。五是实施“1+N”督查整改行动,建立“1个问题+N个维度跟进”督导机制。坚持将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工作列入学校年度考核,纳入开学工作检查、教育督导范畴,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制订学生非正常伤亡事件应急处置办法,织密织牢青少年生命健康“防护网”。

(作者系泰兴市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