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是智慧之始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认识自我是智慧之始

■黄芳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一生致力于帮助人们从痛苦和恐惧中解脱,获得真正的快乐和自由。他坚信,光明存在于个人内心,每个人都必须独自探寻自己的解放之旅。他说:自我理解很重要,认识自我是智慧之始。

我1996年参加工作,回顾来路,如果一定要总结一些经验,可能主要有两点——“不为彼岸只为海”的低头心态和“成长型”的积极思维。那些成长之路上的关键事件,让我不断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6年,我从无锡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来到家乡附近的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工作。在这里,我上了教育生涯中第一节公开课。那是才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学期,我没想到学校居然会安排我们新教师面对一定范围里的村小校长开课。好在我有几个好师傅,他们很细致地指导我备课,而我也像在学校读书一样好学,遇到问题总喜欢追问,然后反复揣摩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束后,有校长这样评价:“我想鸡蛋里挑骨头,但真的是挑不出。”现在想起来,这一句褒奖主要是为了激励年轻人,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无穷力量,让我在受挫时不断给自己鼓劲:我一定能做好。

1996年,我还写了教育生涯中第一篇论文。那时我其实压根儿不知道“教科研”,只知道学校抓得紧,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必须每月写一篇文章。到底什么是论文,我当时不太懂,但我喜欢一有空就到图书馆找书看,然后作摘记。一天中午,我在学校食堂排队买菜的时候,学校主抓教科研的副校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看不出来,你这个小毛丫头倒挺会写的。”此时,灿烂的阳光照进食堂,也照进了我的心坎。原来,他读到了我的文章,并将其刊发在校刊上,后面还附上他写的几百字评论。他建议我把论文题目改为《透视“粗心”》,并给某杂志编辑部写了推荐信。这篇论文虽然最终没有发表,但这份关怀已然给初出茅庐的我树立了开展教学研究的自信。

2002年,我第一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当时无锡市教育局组织“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征文比赛,我也荣幸地被学校推荐参加。我搜集了所有能够读到的与征文主题相关的文章,撰写了文稿《默默耕耘 无私奉献》,最后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学校工会主席恭喜我说:“这个三等奖不容易啊,是学校先选送区里,区里再送市里评出来的,得奖比例不高。”之后,我又参加了江南大学特级教师后备人才高级研修班和江苏省师德建设专题示范培训班,始终在围绕这个主题自觉地思考:“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这一“问”,竟然就是20年,我也在求索过程中撰写了一系列阶段性反思。

2007年,我第一次在省级论文大赛中获奖。那是省“教海探航”论文大赛,我当时不知“海”之深浅,没做过多准备便将刚完成的《实现四化:我的策略教学观》投了出去,该文是我参评区学科带头人时写的文章,结果得了三等奖。我独自一人跑到淮安参加大赛颁奖活动,会议期间领到了两本“教海探航”大赛获奖选手论文集。仔细阅读后,我清晰地看见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深刻感受到:“三流的文章是文字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化妆。”我勉励自己:尽管获奖证书上的奖次不高,但我已经在教育的天空留下试飞的痕迹。

2007年底,区品质班导师和我说:“你下学期来新秀班作个交流吧。”我欣然应诺。顶着身体压力,我开始断断续续准备讲稿,一直到临讲前一个晚上终于完稿,第二天讲完,感觉不理想。回去后,我计划在学校数学组再讲一遍,这样也是逼自己继续修改。我用铅笔反复修改,比较全面地梳理了对7年新课改的系统认识。最终,这篇《三维一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走向》在2008年省“教海探航”论文大赛评比中名列前茅。我又围绕学校课题研究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写了《“辩”化有“常”》和《恋“练”不舍》两篇论文,获得省“教海探航”论文大赛“杰出水手”奖。颁奖活动中,我很荣幸地受邀登上舞台,与成尚荣先生同台评说论文。成老睿智深邃、落地有声的话语犹在耳边,他说:“论文是自己的实践之路,可以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是一种专业的实践活动。你们在寻找,你们在发现,你们在表达。黄芳的选题来自问题,又来自自己的课题。只有在自己研究的课题中,我们才能有更深的思考……”那一刻,面对闪亮的舞台灯光和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我本以为自己会怯场,但没有,支撑自己的力量也许正源于对课题研究发自内心的热爱吧。

2010年,我第一次上省级公开课。2010年省“教海探航”论文大赛颁奖活动在无锡锡山举行,作为获奖代表之一,我执教六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表面积的变化》。刚从讲台走下来,就有领导和我说:“这节课上得太难了。”我没有让眼泪流下来,不抱怨、不推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领导语重心长地说:“你有自己的想法,现在要追求深入浅出的课堂。”从这时起,“深入浅出”这个词开始进入我的心坎,课题研究从教材走向学生。4年后,我执教五年级新教材中的《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它与《表面积的变化》一样,都是在“综合和实践”领域“发现规律”,我想借此对比反省自己的改变。

2011年,《江苏教育研究》发起“十年课改谈”专题征文,我积极响应,也想借这个机会理一理自己走过的路。我一天天、一段段,耐心地回顾、梳理,感慨地发现,每一份积累都不会辜负自己。我将文章题目确定为《回家》,投出后竟然真的被选中了,刊发在《江苏教育研究》十年课改专栏。之后,我将《回家》扩展成一本书,收录自己多年来发表的和未发表的文章,自费印刷后赠送给周围的青年教师。

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当时我已调入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工作。上课前,校长给我发来一段话——“好像一直没有听过你的课,但听到了很多对你课堂的评价。有人说:你的课堂太面面俱到;有人说:你的课还是老师说的多学生练的少。凭我对你的了解,有句话我要告诉你:大家的课必须要有大气,今后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你一定行的,但必须要学会舍弃一些东西。”这段话我一直珍藏在电脑里,每次读来都会泪目,我深深体会到一位前辈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在校长语重心长的点拨下,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这节课后,一位曾经听过我课的评委说:“黄芳的课变了。”此时,我知道自己的努力见效了,我看见了学生,学生也看见了我。

2018年,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聆听李吉林老师讲话。那是在江苏省特色项目研究所成果发布会上,年过八旬的李吉林老师亲自到大会现场作报告。她的步履不再矫健,脸庞不再光润,但她的心理年龄是年轻的,有些嘶哑的声音依然很有气场。现场演讲时,她激动得几次哽咽落泪。我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了,也读懂了李吉林老师眼睛里的光芒,那是执着坚定的理想之光。

有人说:你为什么还要学习?可以停一停了。我说: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懂得什么是教育——教育,开启爱与智慧。教育是人学,学会关心每一个儿童;教育是科学,学会遵循学习规律。学习,是教师一辈子的事情;学习,是为了做更称职的良师。

带着对学习的向往,我积极申请成为“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24年,我期待自己手里捧着的是另一本《回家》,这时候,不仅仅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文字背后,应该是更多的、活泼泼生长的儿童,应该是和更多的老师一起博学修身、实干兴教。我将继续默默耕耘,以一颗真诚而虔敬的心,为教育事业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作者系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全国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