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让班级管理有意义、有意思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创意,让班级管理有意义、有意思

——读《创意班主任:30招让班级管理妙趣横生》有感

《创意班主任:30 招让班级管理妙趣横生》
吴小霞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何召军

开学季怎么平稳度过?中途接班怎么办?班级文化怎么建设?学生习惯怎么培养?班级活动怎样才能有实效?家校合作怎么开展?这本《创意班主任:30招让班级管理妙趣横生》可谓班级管理的智慧锦囊,作者吴小霞面对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用新意迭出的活动巧妙地化解。这些活动创意十足,趣味性强,既创出了价值,又创出了精彩,让班级管理有意义、有意思。

让成长有仪式感。生活需要仪式感,教育同样需要。纵观30招创意,都不是简简单单地罗列事项,而是有方法、有步骤地推进。如在开学准备环节,班主任提前给家长写信,让家长进入教室之前就了解自己的教育理念;为让学生对新学期充满憧憬和向往,让家长对教师充分了解,作者设计了吹气球、喻收获,挥气球、默许愿,挤气球、迎未来等环节。这些颇具趣味的仪式,直抵学生和家长的内心,让人难以忘怀。

让成长有节点。班主任的创意能够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这些创意也会成为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经验、调整心态、锤炼品格的助推力。学生在设计班徽时,领悟了班集体精神;在复盘中学会反思,提升思维;在母亲节活动中,感恩父母,融洽亲子关系;在“形象就是我们的名片”活动中,知道了青春期该有的模样,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学生的成长需要引领,尤其需要班主任精心设计、细心组织,才能做到启智润心、培根铸魂。

让家校有融合。提升教育效果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向奔赴”。吴小霞的班级管理,从开学之初就注重家校合作,充分吸收家长的力量,让家长理解学校教育、参与学校教育,共同为学生成长赋能。在“趣味家校合作”一章中,作者列举了期末家长会、亲子互动营、快乐家访团、家长加油站4个创意活动,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

营造宽松的氛围。作者除了设计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还在活动形式上挖掘亮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理、笃行。学生喜欢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亲近老师,而作者的教育活动就具备了这一特点: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在书中,我们看到了师生的和谐、教育的温馨、学生的快乐成长。作者打造了昵称文化,班级就像一个温暖的家,班主任给学生起昵称,既亲切,又表扬了学生优点,还激发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给自己起昵称,获得了精神成长的动力;师生给班级起昵称,让班级精神扎根于所有人的内心。

带动学生参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而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好的德育方式。作者接手两年内换了4个班主任的班级时,为了唤醒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重整旗鼓,开学第一课就采用游戏形式,设计“套近乎——建立师生信任机制、撕纸游戏——唤醒团队意识、玩玩具熊游戏——加强自我认同、抬人游戏——积极引导暗示”4个环节,拉近了师生距离,扬起了学生自信的风帆。

创意能量无限,教育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惊喜不断、启迪多多。我想,吴小霞老师妙趣横生的创意源于她深厚的教育情怀、进取的专业发展意识以及对教育活动的细心观察。在本书自序中就有她的灵魂拷问:“在当班主任之初,我曾经无数次地问自己:我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我如何陪伴他们走过这段生命旅程?”正是对教育的不断思索,教育创意才灵光乍现、教育灵感才不断涌现。

任何创新必须着眼于问题改进、学生成长、班级发展,为学生持续、健康发展营造氛围、搭建舞台、创造平台。

创意,让教育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