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老缪其人
■濮端华
老缪,中等身高,不胖不瘦,脸型微圆,眉清目秀,严肃有余,偶有笑脸,穿着朴素,讲话斯文,而立之年,函大在读。此乃36年前我读高中时对班主任缪岳军老师的基本印象。
学生们称他“老缪”,绝非不恭,恰恰体现了一份亲近、一份敬重,当然也包含着那么一点点逆反——他总是把我们当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管教,我们偏要称他老缪。一个“老”字里面,藏着我们这些青春叛逆期孩子的“倔”和“犟”。当然,“老缪”只是同学们私下里对他的称呼,当着面,还得恭恭敬敬叫一声“缪老师”。
老缪教数学,讲课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从不马虎。他讲例题,先把题干念一遍,然后分析题型,提示所用定理或公式,接着便从一个“解”字开始,一步一步,把解题过程工工整整写在黑板上。讲到关键步骤,他就用红色粉笔标注出来。解完题,他会提问几个同学“掌握没有”。特别典型的题目,他还会让两个同学上去重解一遍。他不仅重视答案的正确,而且强调过程的规范,不允许省略步骤,更不允许字迹潦草。他的这种教学方法兼顾了绝大部分学生。大家都认认真真把他的解题过程抄在笔记本上,好学的同学课后会按照课上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反复练几遍。正是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我们班的数学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
老缪的“教功”源于他孜孜不倦地学习。我们读高中期间,他通过函授完成了本科课程。我那时担任班长,常去他家里汇报班务、受领任务。每次去,都见他在伏案做题。他的学习笔记、备课笔记和他的板书一样,条分缕析,一丝不苟。他完成的函授作业,一本一本叠在书桌上,他就在那一堆堆课本和作业本之间埋头冥思苦想、证明求解。他很专注,有时我从外面进来,他竟毫无觉察,等到我喊一声“缪老师”,他才恍过神来。他的这种极其专注的学习状态,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老缪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可谓事事上心。从课堂纪律到课后作业,从自习秩序到宿舍管理,没有一桩事他不操心。他虽然管理严格,却不是严而无度,而是严在格内,严之有爱。记得班上有一位姓陈的同学,家庭困难,没有冬衣。老缪查寝时了解到此事,随即从家里拿来一件夹袄,给这位同学穿上。另一位姓蔡的同学,因缴不起学费,面临退学。老缪立即让我组织捐助。三天之内,全班68名同学共筹集500多元。我受老缪的委托,带着大家的爱心,专程把捐款送到蔡同学的家中。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我作为班长,每天早上要第一个赶到教室开门。到了高二以后,学习越来越紧张,有的同学五点钟就会去教室自习,为了方便我就近开门,老缪就把靠近教室的一间阁楼小房子交给我住,让我特别感动。
如今,老缪已经年近古稀,成了名副其实的“老缪”了。我们这些学生,也都半百有余了。大家回忆起难忘的高中时光,总是免不了提起老缪,念他对我们的严,念他对我们的好。就连一位当初最调皮的同学也深有感慨:“年少不知读书好,半百方懂师恩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