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集智聚力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首届“教育智库·扬子江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与会领导、专家围绕“江苏教育现代化30年探索与教育强国建设”深入对话研讨——

为持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集智聚力

■本报见习记者 王子欣 记者 阿妮尔

12月16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在南京召开首届“教育智库·扬子江研讨会”。来自全国部分省级科研院所,全省各设区市及有关县(市、区)教育局、教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25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全面总结江苏教育现代化30年实践经验与历史成就,以特邀专家报告、圆桌沙龙、平行论坛等形式深入研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重点、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为持续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集智聚力。

回溯:

凝练教育现代化建设“江苏经验”

“1993—2023年,江苏教育普及率水平以及教育投入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王湛表示。30年来,江苏坚定不移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走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之道路,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国情省情出发的科学态度、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坚持发扬奋斗精神、坚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等基本原则。

30年来,回首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从1993年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鼓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苏南地区先行先试,到现在的成就斐然,江苏教育多项发展举措成为全国经验。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从“怎么看江苏教育现代化30年”和“怎么推动未来教育强省建设”两个方面作了主旨报告。他指出,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在党的领导、教育普及、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服务发展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始终坚持敢为人先敢于争先的目标追求、整体谋划统筹推进的系统思维、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实践路径、标准先行以评促建的引领机制等宝贵经验。

“江苏教育现代化发端于教育优先发展的大背景,其内涵体现了在辩证思考的基础上顶层设计教育现代化、整体架构的布局中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创新前瞻的理念引领下科学探索教育现代化、时代发展的历史演进中持续深化教育现代化等鲜明的时代特征。”省政协教卫体委员会主任、教育现代化研究院理事长葛道凯说。他回顾了江苏30年前开始探索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初心,指出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教育现代化始终是一面旗帜,在不同时期都能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

“以问题为导向,以史为鉴,让教育现代化通过综合改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服务中有所作为。”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周稽裘以设计者之一的身份,总结了江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几点经验。“江苏教育高举两面旗帜,一面叫素质教育,一面叫教育现代化,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苏州市教育局原局长鲍寅初就自己的乡镇基层经验,分享了感悟心得。圆桌论坛上,6位江苏教育现代化30年亲历者就全省各地的教育现代化探索经验深入研讨,共同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聚焦:

探索教育强国建设之道

“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如平在专家报告中说。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强国是一个极具浓厚中国特色的概念,具有非常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和独特的话语体系,既包括教育的硬实力,又包括教育的软实力。”他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应该“软”“硬”兼施,全面协调发展,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稳进提升教育普及水平、切实推动教育均衡协调、坚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中国教育融入世界等方面持续用力。

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是探索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批判性思维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最关键素养,知识的说服性和可变性是其最重要的知识根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吕林海表示。他聚焦批判性思维,以自身研究为例提出了我国目前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对策。平行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学者、校长等立足各地经验,从人才培养、区域协同等角度分享建设教育强国的多元举措。

作为我国教育资源最集中、发展水平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肩负着为全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率先探路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长三角地区高校资源集聚,需要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的示范引领作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桑标说。长三角一体化已成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更应融会贯通、协同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展望:畅想未来教育辽阔图景

“未来,教育数字化应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将在不远的未来对教育现代化建设产生更多影响力。”“未来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可以做出哪些改变?”……在凝练江苏教育现代化30年探索取得的宝贵经验的同时,“未来”也是此次研讨会上不断出现的关键词。

研讨会重点探讨了江苏未来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的目标、重点、策略与路径。闭幕式上,葛道凯发布了《江苏教育现代化扬子江宣言》,以研讨会在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意义、价值取向、人的现代化核心、教师队伍基础、数字化转型、教育生态构建等方面凝聚并达成的9方面共识,系统描绘了江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图景。

思考始于江苏,更放眼长三角,放眼全国。“我理解的教育现代化,一定会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协同共享,更加集智创新,更加和谐共进。”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陆岳新表示,长三角地区应持续互学互鉴,江苏要联合区域内其他省市同向发力,积极构建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发展对话体系,研制教育一体化细化方案,探索具体实施路径,营造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的教育文化生态,让教育现代化在深融互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林莉在深入分析现有关于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进程提出新的期待。“站在教育改革前沿,很多教育政策可以在长三角地区先行先试。”林莉表示。

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主持开幕式并作会议总结。她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前沿性、创新性和专业性,以江苏教育现代化30年探索和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心和主题,体现了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呼应和对理论的求索,各位专家的发言既关心学理又关心实践,既有反思又有创新,既有历史纵深又有横向对比,是一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