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军:争当知识型产业工人领跑者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邓建军:争当知识型产业工人领跑者

■本报记者 糜晏嵩

常州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邓建军的“身份”很多。打开履历,其累计担任的各类头衔、职务有数十个;拉开荣誉“清单”,他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的表彰就有近30项。

工作35年,邓建军参与技术改造项目500多个,攻克重大技术难题约50个,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产业技术工人创新发展的楷模,成为中国知识型产业工人的领跑者、中国“蓝领精英”的代表。

“我先后获得过很多荣誉,在所有荣誉中,我非常珍爱的是‘江苏省自学考试优秀毕业生’证书,因为只有‘你要学’,才能超越自我。”邓建军说。

1988年,19岁的邓建军毕业于常州轻工业学校(现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进入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常州第二色织厂工作。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邓建军感受到学校所学与工厂所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学习改变自己。他参加自学考试,专攻计算机应用技术,先后获得了大专、本科文凭。“在备考时,我将工作带入专业课的学习,带着目的去学,在书本中寻找答案。”邓建军说。他针对企业需求,广泛搜集资料,潜心研究进口设备,了解跟踪国际纺织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动态。英语成了他的主攻目标。通过几年努力,邓建军不仅能看懂外文,还能翻译一些英文资料。

通过边工作边学习,加之不断钻研,邓建军渐渐摸清了厂里设备,掌握了设备的工作原理。有了自学考试积累的理论知识做基础,邓建军大胆创新,成功完成了对清梳联合机的改造。清梳联合机是从清洁梳理棉花开始到纺制棉花生条的一体联合机械。该设备自进口使用以来,邓建军就发现设备原来配备的直流控制电动机运行稳定性差,而且价格过于昂贵,一旦坏了,等待配件的时间长,经济损失也较大。他组织科研组成员,经过技术论证、反复实验,大胆运用交流变频器调速替代了原来的直流调速。这一项改造不仅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也提高了机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邓建军带领其创新团队,走出了一条从苦干积累到巧干,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再到团队集体创新的道路。为保证牛仔布产品质量稳定,邓建军和其科研组不分白天黑夜,先后对关键设备染浆联合机与预缩机开展攻关,经过无数次调试,“低碳节水型牛仔纱线清洁染色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自主系统实现了牛仔纱线生产过程无盐染色,节水、节能效果显著,丰富了牛仔布产品的花色品种,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带动团队发展,邓建军建立了“邓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吸纳集团27名来自各车间、各工种的技术骨干。在邓建军科研团队的带动下,一大批邓建军式的知识型员工迅速成长起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竖起一杆旗,引领一批人;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邓建军不仅在求知成才的道路上不停奔跑,更在创新实践中,以“专、精、创”的工匠精神,带动一群人、引领一批人,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