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书写鲜活的艺术精神
——评《书者散也: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荀海
《书者散也:中国历代书法家》
黄进 黄博一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数千年里,诞生了无数灿若星河的文化瑰宝。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书法成为汉字书写者与书写工具天然合一的精神表达方式,以其数千年的沉淀,凝结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化传统,与诗歌、戏曲、瓷器等共同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耀眼的星辰。
黄进教授新作《书者散也: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正是一部用书法史来折射文人精神演化史的著作。作者指出,书法首先是书写汉字的活动,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工具,因为有了汉字,有了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华文化的绵延传承和生生不息才有了可能。
书法不仅书写汉字,还书写文人精神和时代风骨。作者从书法批评的视角,以独立的思考、诚实的态度、难得的原创精神,紧扣书品和人品,形象地描绘了历代重要书法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成长经历,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格思想和精神世界,清晰展现了每位书法家的形式感要素,更着力分析造成这种形式感的人格背景与时代原因,建立了一套评估体系,揭示了中国书法风格演进的内在逻辑。从王羲之的灵动、王献之的率性,到颜真卿的开阔、怀素的狂狷,再到米芾的跌宕、赵孟頫的圆熟,在书法家文人精神的个体流变中,也可以窥探到魏晋的豪放洒脱、盛唐的自信从容、宋明的理性内敛。
此书详细罗列书家翘楚,以清雅灵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勾勒出书法史的轮廓,也描绘了书法家个体精神流变和时代精神更迭的脉络。把书法风骨的涵养变迁置于历史的大视野中,让读者能够一窥书法史发展的内在精神,触摸历史长河中时代发展的脉搏。由此观之,本书也是一部努力创新的书。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硬笔取代了毛笔,电子录入广泛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场景中,书法失去了实用性,显得有些“离群索居”。但是书法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和艺术精神依然鲜活,它记录着一代代国人的文化思考、感悟和精神情愫。因此,能够打开这本书的人,一定是“同道中人”。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