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11月22日至24日,省教育厅组织人员在江苏省高邮中学开展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调研视导,视导专家围绕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进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展开交流讨论——
探寻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路径
■本报记者 王琼
“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不是靠刷题刷出来的,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必须走转型发展之路。”11月24日,在江苏省高邮中学的调研视导反馈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的讲话语重心长、情真意切。
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2018年,我省出台《关于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意见》,着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品质高中。2020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资源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高质量”“高品质”成为了近年来普通高中发展的主题词,11月22日至24日,省教育厅在江苏省高邮中学开展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调研视导,普通高中尤其是县域普通高中如何转型、如何加快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调研视导过程中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转目标方向 坚持立德树人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县中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也承担着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在此次调研中,部分专家指出,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普通高中唯分数、唯升学率现象依然存在。“没有高考的成绩单,普通高中就无法立足,就无法向人民群众交代,但成绩单必须建立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顾月华说。
在培养目标上,普通高中应从“以升学为中心”真正转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着力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视导专家一致认为,普通高中要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打好基础,也要为适应社会生活、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在实施路径上,普通高中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立德树人要找到升学和育人的平衡点。”本次调研组组长、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长黄惠涛说。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通高中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安排3年各学科课程。要坚持五育并举,不随意减少国家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学校要关心、关注、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连轴转,不能保证很高的效率。”专家们提出,要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劳逸结合,保证学生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1.5小时;要大力开展校园社团活动,要为学生社团活动打造适合的空间,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形成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青春姿态。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
转教学方式 遵循教育规律
“求真课堂”是高邮中学多年来探索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如今已经发展到3.0版本,该模式要求课堂教学在操作流程上做到“预、问、思、练”四个字。即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任务,教师根据预习情况及时调整预设方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选问题,善于追问;针对重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层次思考和探究;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当堂训练,反馈真实的教学效果。在调研视导过程中,“求真课堂”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必须在学习方式的转型上下功夫,这是调研视导专家们的一致观点。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江苏省高中数学特级教师曾荣说。对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专家们提出,要改变“满堂灌”“以练代教”“以考带教”的教学方式,把节奏慢下来,把效率提上去。普通高中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
“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必将带来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省中小学教研室教研员汪明说,课堂学习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们真正从“题海战术”里面解脱出来,在小组活动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中掌握课堂知识,实现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同步发展。
针对语文学科教学,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程振理建议,为更好地开展语文阅读活动,必须为语文教研组和语文教师营造良好的环境,保障充足时间,确保教师带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转管理方式 营造良好环境
顾月华说:“关心关爱高中教师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关键之关键。”面对升学压力,教师们加班加点、无私奉献,视导专家普遍认为,高中教师敢作为、肯吃苦,但他们也明确表示,“高中教师压力大,为他们松绑、为他们减负很有必要。”
为教师松绑,要让教师轻装上阵。专家们指出,学校和党政干部要转变教师管理立场和管理方式,一方面要减少教师们教学之外的任务,为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构建一套科学的、动态化的教师绩效工资方案,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事业成就感和生活获得感。
为教师松绑,还要让教师幸福生活。黄惠涛建议,在教师管理中要体现人性光芒,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管理的温度。针对调研中教师们反映较多的食堂、住宿等问题,黄惠涛说:“要从温暖教师的胃开始,更好地满足教师工作生活的基本需求。”
为教师松绑,要更好地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调研中,教师们均期待有更多的机会实现专业提升。反馈会上,专家们提出,高中学校要千方百计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要让教师教研活动有源头、教育教学争带头。”江苏省政治特级教师陈芳建议,要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名师培优、青蓝工程、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压担子、铺路子、搭台子,激发中青年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专家们指出,高中教师以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投入教育教学,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成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