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俊峰:行者无界,思者无疆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邵俊峰:行者无界,思者无疆

■本报记者 王丽

个人档案

邵俊峰,常熟市中学副校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江苏省地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姑苏教育名家,江苏省首批“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教育部“国培计划”第二批专家库专家,江苏省教育学会地理专委会副理事长,国标版高中地理教材分册副主编。倡导“品质课堂”,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次,江苏省教学成果奖3次。

读高中时,有一天地理老师几笔勾勒,黑板上现出一幅精准的中国地图,邵俊峰从此迷上地理。他常在纸上描绘“区域蓝图”——规划等高线、气候,河流、城镇、村落、交通,还有人口和经济活动。高考时,他毫不犹豫以第一志愿填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这是自己选择的专业,我要学好它,发展好它”。

深耕高中地理教学一线30年,邵俊峰创新课程教学,“品质课堂”教学主张辐射省内外;首创“脑图法”并依托国家级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全面推广;连续多年开展全国性新课程培训辅导,其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影响了数以万计的高中地理教师。

“当你觉得为时已晚,恰恰是最早的时刻”

凭借兴趣和爱好,18岁时就选定了职业方向,但22岁到30岁这8年,邵俊峰专业之路并不顺畅。其间,与普通高中地理教学“暌违”整整6年。

1993年9月,邵俊峰被分配到常熟市一所乡村中学,初步感受到为师的喜悦和学生的可爱。两年后,命运却如同桀骜不驯的河流,突然转了大弯——他调入一所城郊职业中学。职高使用的教材基本就是“地名+物产介绍”,与普通高中完全不同。学校连一只地球仪都没有,邵俊峰这个地理学科的“独苗苗”,从无外出听课和培训机会。学生无须参加学业统考,课堂上不是吵成一片,就是睡成一片。

“教师”之责督促邵俊峰,不能再这样!他采取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把自身经历与地理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画地理示意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他自制了几百张投影胶片。几年下来,课堂留住了学生的心。没事时,他们爱到教师办公室,一声接一声喊“邵老师”,质朴地表达喜爱。

“回想起来,这实际上就是生本课堂。真正的课堂,必须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放到课堂中心。”邵俊峰说,尽管做得辛苦,但磨练了教学基本功,培养了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引起本地高中的关注。

2001年,邵俊峰调入常熟市中学,此时在教科研方面他还是个“小白”。但他坚信,“当你觉得为时已晚,恰恰是最早的时刻”。

他如饥似渴学习理论知识,订阅3种地理期刊,购买多种专业书籍。同时,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半脱产攻读教育硕士;拜本校著名地理教师沈国明为师,继续强化教学基本功。

2002年,立项第一个县级课题,发表第一篇教学论文,获得第一个苏州市级赛课奖项,这一切激发出邵俊峰的教学和研究自信,他逐渐步入成熟期与胜任期。这个阶段,很多教师受经验束缚和自满情绪影响,往往发展力衰竭,创新力不足。邵俊峰同样遇到专业发展的“高原”。不同的是,他一直暗暗思变。

突破点来了。2004年,邵俊峰参加了省首届新课程培训,为期4天的培训,他如痴如醉地听专家报告,尽管似懂非懂,但非常认真地记录,回去后慢慢消化。次年,江苏启动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观都直面巨大挑战。“很多老师可能不适应,可能会被动,但是我感觉,新课程改革对每位老师都是公平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邵俊峰将新课程改革视为新的起跑线。

2005年12月,邵俊峰参加苏州市首届新课程观摩展示活动,以新课程改革的“问题研究”为突破口并据此授课。他精心准备了10个昼夜的课堂,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受到省地理教研员和人教社专家肯定。第二年,他应邀参加人教社新课程研讨,并以此为主题面向省级和国家级专家开设讲座。人教社总编韦志榕听后,鼓励他把讲座整理成文,这也让邵俊峰有了第一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

“如果教师进行教科研不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不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仅在意职称晋升,这种教科研没有意义,会极其痛苦。”高中地理课时少,促使邵俊峰不断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从市级课题“地理脑图”“主题式探究”,到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学科借力”,他持续探索教学与教育科研,乐此不疲。

2012年,邵俊峰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之后10余年,他在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举办上百场国家级、省市级讲座,开设的许多公开课被誉为“新课程示范课”和“革命性之课”。从受训者转为培训者,邵俊峰体认到:老师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一口井”。5年到10年,可以形成专业发展的深度。

“我对课堂有刻在骨子里的热爱”

全国模范教师、省特级教师沈国明原是常熟市中学副校长,也是邵俊峰进入学校的“伯乐”和师父。他告诉记者,邵俊峰非常爱钻研。“他是从课堂教学起步的。我们常熟和苏州举办教学活动,人家老师听了,哎哟,这个课很有味道,很有创新。”

“味道”源自深植内心的“地理之爱”。与语数外等学科相比,地理是“小学科”。邵俊峰却认为,小学科有大价值,且有“三多”:竞赛机会多,磨课时间多,平行班级多。他经常引用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开篇来激励自己:“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当地理教师把地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看作自己的天职与使命,把学生的未来发展看作自己的担当与责任,就有了课堂创新的激情,就会用心带领学生探索课堂“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

“创新”源头是什么?邵俊峰说,其一源自个性,他喜欢求新求变。其二,来自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需求。“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还有新高考评价要求,这些都给我创新的目标和动力。”

勇于创新者,必有超前思考。2005年,邵俊峰以“问题研究:是否可以用南极的冰山解决沙特的缺水问题”为题执教省级公开课。他将学生分成“可行性研究专家组”“技术专家组”“运输顾问专家组”后,又特设“质询专家组”,课堂充满思辨魅力。在第八次课改初期,该课例率先关注“问题深度探究”,教学理念及其设计影响至今。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感悟到,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没有边界、没有思维禁锢,应该是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共生共融的。” 邵俊峰认为,课堂品质关乎育人品质。他开始探索地理“品质课堂”,关注课堂是否体现学科价值,呈现学科真义,更关注课堂中学生的感受,学生的获得感。

地图是地理最重要的学科符号。邵俊峰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成为学生眼里的绘图高手:1分钟内画出轮廓分明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且对各种版本高中地理教材涉及的数百幅地理图像信手拈来。

探索之路,起伏又曲折。经历过课堂沉闷,邵俊峰反思后认识到,呈现学科之“魅”,让地理愉悦学生身心是“品质课堂”的初级阶段。诗思合一,让学生有更多的心灵触动;跨越学科边界、领域边界、场域边界,拓宽教学视野;开展参与式教学,让学生走到前台,则是对“品质课堂”的深度掘进。

2016年,邵俊峰应上海市教委邀请在“讲台上的名师”展示课上执教“等高线地形图”。“我的头顶覆盖着皑皑的白雪,我身上深深刻着流水的印记”,他导入自创诗歌《我是一道古老的山峦》,引领学生体会地球内外的蓬勃之力。再以“剧本”步步推进,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深化对等高线的认识。而贯穿全课的设计情境,则是三国时期“木门道之战”,学生们在历史事件的逼真还原中,探寻等高线地形图的奥秘……45分钟过去了,现场掌声雷动,学生舍不得离场,上海市教委负责人连说“太精彩了!”

在省高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辨析“农业的区位因素”,用诗意情境、乡土文化让学生体会“天人合一”的地理内核之美;执教省级公开课“从现象到规律:自然环境差异性”,彰显地理课堂深度探究特质,着眼培养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关键能力;在江苏名师空中课堂开讲“特殊地貌的综合探究”,培养学生“像地理学家一样思考”,在层层探究、不断反转的例证中将思维引向深入……一个个课例,成为阶梯,垫起邵俊峰专业的高度;许多课例,成为范例,被收入高校和地区学科培训教材。

学子们的成长和发展,给“品质课堂”探求者带来欣慰的回响。2021年高考结束后,邵俊峰的学生张梓航与姚宇阳等整理了两万字的“邵俊峰老师教学思想和解题方法”。“出于对地理这门学科延续的热爱,所以想将我们体悟到的邵老师教学思想传给学弟学妹。”就读于南京医科大学的张梓航告诉记者,“邵老师让我们品味地理,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我思维的活跃性与批判性得到很大提升。”

“给学生‘学校知识忘掉后剩下的东西’”

采访期间,常熟市中学正举办每年一度的教学开放日活动,来自本校及无锡、苏州其他地区的36名教师,聚焦“五育共育·素养共生”主题,探讨高中各学科跨界教学。该校4名学生还登上“跨界课堂之学生讲堂”,分角度阐述“艺术的叛逆与洒脱,情怀与智慧”。

这样的年度盛会,常熟市中学已连续举办20多次,近7年主题逐渐聚焦于“跨界共融,素养提升”。作为分管教学和教科研的副校长,邵俊峰不仅是活动的主要牵头人,还是主题的重要研究者。

他和同事们调研发现,高中生缺少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分析现实或真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对全球变暖、转基因食品、核废水排放等公众议题,学生通常作出简单的道德判断或价值推理,很少运用学科知识对其涉及的现象及其机制作深入分析。

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说,“教育”是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剩下的是什么?邵俊峰认为,是“现代高中教育亟待发展的一种跨学科素养”。在对“品质课堂”探索中,他已敏锐把握并有意识地践行地理的“跨学科特性”。2016年,他撰文率先提出“中学生跨学科素养”概念,“跨学科素养超越学科框架,是各学科素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激活各学科素养并解决复杂真实问题的催化剂”。

在此基础上,常熟市中学于基础教育领域首倡培育学生“跨学科素养”,构建跨学科素养内涵图谱,并尝试打通研教通道、教学通道、课程通道和整体性学习通道。

以课堂教学形态变革为例,2016年末,邵俊峰率先提出创设“地理跨界课堂”,因为“地理学科文理兼具,在很多问题的探究中比其他学科有着更大空间和融合性”。

在11月22日教学开放活动中,常熟市中学物理教师肖敏和地理教师蒋少卿共同执教“地震探秘”,两门学科穿插又融合,引导学生从单科思维向跨学科思维拓展。肖敏告诉记者,跨学科课程排入高一和高二年级课表,双周授课。“我们不是上了一两节,而是上了几百节这样的课。很多老师加入跨学科研究团队,促进了思想碰撞后的专业进化。”2003年毕业的她,已获评省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

邵俊峰和教师们一起,以“共生、融合”为理念,以跨学科视阈拓展学科教育,2016年立项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改实验项目“共生理念下高中生跨学科素养培育”;2021年,他领衔学校“指向跨学科素养:普通高中跨界课堂的校本实践”,获评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作为主要领衔人,开展“跨界课堂:普通高中跨学科素养培育十年探索”,该项研究分获2021年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2023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采访期间,邵俊峰陪记者参观坐落于校园北面的省级“生态·地理课程基地”。基地占地23亩、投入1900万元,以地理为引领学科,加上生物、化学和物理3个核心学科,开发多个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以“项目化学习”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探求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气象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知识与能力。

2017年9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荷兰“火星一号大使”杰拉德·特·胡夫特教授来到课程基地,与学生们就“火星移民是否科学”展开英文交流。邵俊峰忆起彼时场景,说起学生们在对话中体现出的跨界思考,还有胡夫特教授的频频肯定。冬日午阳照着邵俊峰瘦削的脸庞,上面有藏不住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