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近日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探讨理论成果、分享实践经验——
探寻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本报记者 阿妮尔
如何成体系、高效率在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如何让课程思政特色鲜明、成效显著?11月21日,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委员会在南京举办2023年学术年会,为全省各高校课程思政领域专家学者搭建深入交流平台。与会代表围绕建设优质课程思政资源、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持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等展开深入探讨。
探路:强化设计建成体系
近年来,江苏围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我们设立了课程思政省级指标体系,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有效增强了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强化了课程思政教改研究,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徐庆表示,各高校致力于推动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2020年7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针对课程思政从学校层面、专业层面和课程层面设立三级指标体系,加强定性评价和定量考查,引导高校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路径。同年8月,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委员会在省教育厅指导下成立,搭建起省域层面课程思政的研究、咨询和学术交流专门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全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水平和成效。
省级统筹下,全省各高校纷纷行动起来,建设本校课程思政体系,让思政元素在各类课堂迅速扎根。
“我们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挖掘思政元素,课程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充分体现了课程思政的要求。”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叶林祥介绍说,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制作了“课程思政手册”,为全校上千门课程的大纲修订提供参考。同时,在学校层面遴选思政课程建设的重点专业和示范课程,并组织各二级学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我们定期编写课程思政简报,宣传优秀案例,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叶林祥说。
南通大学将课程思政纳入学院年度考核目标和干部考核体系。“教师可以参与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在交流中拓展资源,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该校教务处处长姚登兵说,学校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引导教师深入挖掘总结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建设适应学生专业背景知识的课程思政体系,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全过程。
沉淀:凝练精神发掘特色
“建校121年来,人才报国始终是我们办学的精神内核,学科优势结合课程思政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殷国栋说。近5年来,东大开展了两次全校范围内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对课程思政的思考始终贯穿其间。
若要持续推进、深入人心,课程思政必须蕴含学校、区域特色。近年来,在持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各高校不断提炼学校办学历史中的精神内核,积淀形成课程思政特色品牌。
“南京理工大学以军工为特色,涌现出了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强国兴军的杰出人才,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军工底色被不断擦亮。”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强表示,学校在打造军工文化思政育人规划、构建军工文化思政育人体系的同时,因势利导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让军工精神融入学校各个专业、各门课程中,并鼓励辅导员等基层思政工作者面向青年学生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日常宣讲。
如何让农学专业的学生真正知农爱农,用所学专业扎根“三农”工作?扬州大学以农学院的育人实践给出答案。“该院学生在入学时就会接受具有农科特色的思政教育,学院在开展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更强调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两山’理论、‘中国饭碗’、粮食安全等思政元素。”扬州大学教务处处长严长杰介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生的农业情怀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在广袤的乡村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润物无声打造“金课”
“课程思政也要有‘金课’,示范引领各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各学科教师都要积极实践,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讨论中,不少专家强调,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近几年,我省遴选确定了省级示范高校10所、示范专业5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83门,一大批课程思政“金课”涌现,本次学术年会上的示范课,就为各类型的课程思政提供了样板。
“在这张照片里可以看到生机勃勃的地球,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会明白,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对个人来讲都可能很重要,但对广阔无垠的地球来讲却并不重要。”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李向东从一张地球全貌照片出发,娓娓道来国家记忆力本科课程“宇宙人生”。这门通识课以天文学作为价值引领的重要支点,以树立正确宇宙观为目标,培育学生对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宽广的胸怀面对世间百态。
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河海大学,自然会和水打交道,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在讲授“土力学”课程时,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沈扬总会这样告诉学生。在讲解“渗透破坏”“管涌”等专业知识时,他引用1998年抗洪中的专业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名词的同时深入理解“九八抗洪精神”的内涵。课程结尾,沈扬又留下“请同学们找找自己家乡重大基建工程中防渗的基本措施和对应的基本原理”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在课后拓展学习。
“筛查疾病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哲学角度看,就是共性和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样的辩证关系。”在“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课堂上,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建明这样将医学与哲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对疾病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让学生在学习基础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