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的校本实践与思考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的校本实践与思考

■包桂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教育数字化变革如火如荼,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在教育数字化变革的过程中坚守教育教学规律,以促进师生发展为目标,将教育数字化的理念与学校的发展需求和育人目标深度融合,积极构建适应师生发展需要的教育生态。

行动学习,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为有效提升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胜任力”,科利华中学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开展校本培训。

培训围绕五个维度展开: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我们遵循“应用驱动”的原则,从教育数字化过程中的需求切入,将技术工具融入教育教学需求之后,实现精准高效的培训目标;采用“行动学习”的模式,结合理论、示范、实践、反馈和指导等多种要素,通过示范引领、实践分享、教研反馈改进和总结推广应用等举措形成闭环,推动培训从技术学习走向实践应用。

善用智能,

推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融合

学科与智能的融合是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科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落地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依靠学校行政力量自上而下整体推进;二是依赖教师个人数字素养在“点上开花”。科利华中学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以学科组为单位,借助信息技术助力学科发展。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学校启动了“教学+智能”项目,以学科组长为骨干,基于学科组团队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研究。

学科需求形成研究项目。学科组围绕学科育人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结合学科特点及需求,寻找适合的技术解决问题,形成可以推广的信息化与学科融合案例,并自主申报“教学+智能”项目。学校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及价值,并给予相应支持。

技术赋能助推项目发展。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科利华中学各学科组借力技术创设新的教育场景,提升育人质量。例如,学校体育组申报的“智慧操场”项目,通过运动手环、趣味运动屏、智能体测屏等智能化设备创新多项教学场景,从而实现了课堂上针对性训练、课后趣味锻炼和个性化指导、比赛中精准测评和高效统计等目标。学生的各项运动数据得以精准捕捉并可视化呈现,运动数据可全程跟踪并辅以个性化指导。教师基于数据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更加科学安全。丰富的项目让校园体育活动更加丰富有趣。

项目化管理提升成效。项目化管理常用于企业管理中,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也有着重要价值。“教学+智能”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审批、课堂检验、教学研究、项目评价、项目迭代等管理环节。各环节有相应的流程与要求,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降低成本,提高育人质量。

数据驱动,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数据驱动课堂变革是教育数字化变革的重要方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教师可以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更精准的教学评价。

基于学生前测数据更客观全面地了解学情。通过分析学生的前测数据,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普遍表现较弱,教师可以重点设计相应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哪些题型上容易出错,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多维度的学情分析报告,协助教师进行精准讲评和智能化组卷。各学科组可围绕高效课堂的特点积极开展数据驱动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创新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物理学科组基于“数智作业”系统和“金陵微校”平台生成全时段(课前、课中、课后)全体学生的物理知识数字画像,帮助教师探索精准教学下的物理教学模式;英语学科组使用“数智作业”平台对学情数据精准反馈,并通过智能语音设备创设多主体互动对话的学习场域,激发师生基于任务情境的高阶思维与深度对话。

分析后测反馈数据对教学进行效果评价。通过分析学生的后测数据,教师可以了解教学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发现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教师,学生也可以从数据驱动的高效课堂中受益。通过错题反馈、薄弱知识点补偿练习和观看课后在线讲解等方式,学生可以得到个性化学习提升方案,实现学习方式的智能化和自主化。

(作者系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信息科技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组成员,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