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信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我的教育信仰

■陈寅阳

35年前,我回到初中母校任教,由原来的学生变成“先生”,正式开始教育生涯。工作10年后,我调到另一个乡镇,负责全镇教育管理工作,开始了教育管理生涯。去年夏天,我到县教育局任职,所见所感与过去大不相同,但教育的基本规律始终没有变。教育,需要的不只是情怀,更需要信仰。

为人师者,当不忘初心,谨守本分。刚入职时,我吃住在农村初中,学校里有二三十名教师、四五百个学生,俨然一个小社会。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连轴转;晚自修、周前会、教研会,雷打不动。那时资讯尚不发达,试卷、讲义多是教师绞尽脑汁自己编写,然后刻印。编题目、出试题、印试卷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出好的试题,先要在蜡纸上刻出来。一块钢板、一支铁笔、一张蜡纸就是我们的刻字工具。冬天,铺着蜡纸的钢板寒冷刺骨,夏天,汗水常常浸湿了钢板。蜡纸刻好后,还要用手动油墨印刷机翻印。我初学时常常手忙脚乱,满手满脸都是油墨。但第二天看到散发着墨香的试卷发到学生手中,我充满了成就感。复习季,刻印资料更是教师每日的必修课。初为人师头几年,我不但锻炼了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为终身从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近,曾经的学生和我小聚,我们都已是年过半百之人。闲聊之中,师生自曝“糗事”。我说,年轻时做教师,我体罚过学生、爆过粗口,但这些不当行为是源自朴素的想把学生教好的本能。我发自肺腑地把学生的成长放在心里,没有丝毫功利心。年岁渐长,我对爱的理解更加深刻,教育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前不久,我到一所高中做讲座,看到台下学生眼中熠熠有光,油然而生的感想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不忘教育的初心,守好老师的本分,应是每个教师朴素的信仰。

读书的教师才自信。回顾自己的读书生活,15岁到25岁之间的阅读,奠定了我的认知、见识和素养基础,至今我仍为那时“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的生活有些自得。彼时读的书,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专业类书籍。初为人师,不会教书怎么办?当然是去书中寻求答案。大量的专业书籍是我床头必备的物品。二是学历提升类书籍。我参加过自学考试,从专科到本科,几十门课程,我一门一门考过。读这类书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节假日。三是各类杂书。自由的阅读没有压力,兴致来了,想读便读,我是标准的“杂览主义”。小镇邮局里的小书店、县城车站前的报刊亭,我为它们贡献了相当数量的“GDP”。

纸质阅读具备独特的审美特质。或坐或卧,打开散发墨香的书,翻开一页页纸,这才具有阅读的质感,才是读书本来的样子。读书,会让人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譬如,一个语文教师对教材的态度。最初,我们仰视课文,不敢越文本半步;后来,我们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与观点,敢于质疑,这是平视;最后,我们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善于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教材,俯视文本,真正理解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含义。

当读书成为一个教师的生活方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这样的教师才会不汲汲于富贵,不苟且于眼前,不屈从于权威,这样的“清高”才能闪烁理想主义的光芒。

学校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师生竞相成长。校园是和谐共生的。学校不是冷冰冰的工厂,学生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的;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不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互助的伙伴;校长与教师的关系,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而是平等的。

教育生活是幸福的。理想的校园是,师生都把校园当成家园、当成乐园。如果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完全割裂,仅仅把学校当作上班、上课的场所,对学校缺少认同感、归属感,这样的校园并不能赋能成长。我们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学校应当从细节做起,努力创设更多幸福的教育场景。

师生是双向奔赴的。学校是命运共同体,学生有成长的目标,教师有努力的方向。学校不但要让学生成才,也要成就教师,师生的命运紧密相连。好的学校,必然是师生心中向往的“桃花源”。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远大的理想、健全的人格。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信仰也非一日形成。为人师者,唯有信仰支撑,才有大爱,才能成为“大先生”。九死不悔的热爱,恪尽职守的担当,桃李不言的浸润,破万卷书的熏陶,双向奔赴的共生,当是构成教育信仰的基本元素。教育,需要必要的“乌托邦”。

(作者系阜宁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