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师”之旅,业已启程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明师”之旅,业已启程

■河南省滑县英民中学 王辉霞

距离苏州大学“新教师基金”首期明师班在北京举行第一次线下培训,已逾一月。我常想:这次明师班学习给我留下了什么,让我有哪些改变,脑海里涌现出3个关键词——感恩、幸福、追光。

感恩

作为补录的学员,有机会参加此次培训,我更觉机会珍贵。一路走来,我的内心充满感恩。

首先感谢朱永新老师。如果不是他数年来一以贯之地坚守“探索教师成长范式、赋能教师成长、助力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教育梦想,并捐赠“一丹教育发展奖”奖金成立“新教师基金”,我们不可能享有如此高品质的学习机会。

我还要感谢自己。我不聪明,但从未停止努力;我跑得不快,但一直坚持奔跑。

授课导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都让我敬仰。

中国科学院大学盲人教授杨佳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我的教师生涯》。尽管遭遇诸多变故,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但她在讲述中平静如水。她乐观地说:“我和大家唯一的不同,就是大家看得见我,我看不见大家。”听讲座时,我几度哽咽,榜样的力量触及我的内心。杨佳教授以李佩先生为榜样,她自己又为我们展示了伟大的师者风范。我想,我们站在教室里,应该给学生带来什么影响呢?

感动、感恩的同时,我暗下决心:在为学为教的路上,全力以赴,不负年华,不负学生。

幸福

通过课程学习,我对幸福有了更深的理解——幸福是一个“动词”。在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忠玲组织的工作坊活动“如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中,我认识到“健康”“平安”“创造”“自由”“奉献”都是幸福,在“找幸福”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幸福的价值。

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庆明以哲学的方式解读“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幸福”在我心中有了立体内涵:幸福神圣,德福统一,幸福值得终极追求。他阐释了朱永新教授对幸福的理解:幸福要与完整交汇与融合,让人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幸福”与“完整”组合成一个新的幸福概念“幸福完整”,既充分肯定个人在现实活动中对幸福快乐的感性追求,又把感性幸福和“完整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辩证统一。他说,追求幸福的每一步,都是对完整人性的塑造,由此循环往复,拾级而上。这一解读让我不由得思考,我如何过“幸福完整”的一生?我如何和学生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将带着这些问题,重新反思我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文东茅认为“幸福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苏州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陶新华从积极心理学角度,通过一个个小游戏让我们理解人的一生何为、为何,以及如何过澎湃的人生与幸福完整的生活。

导师们让我对幸福有了新解:幸福是修德修道的过程,幸福是助人助己的责任。要明幸福之道,成幸福之师,修炼让自己幸福、助学生幸福的能力。

追光

此次培训课程学习内容十分丰富,导师们的谆谆教诲如一束束亮光照进内心。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分享“底线伦理”,从新的角度帮助我们认识“道德”的涵义;清华大学科学史教授吴国盛讲述科学精神的起源,让我分清“科”与“技”的关系,理解什么是“自由科学”“纯粹的科学”。他的讲座还启迪我,在教学中去除“功利”心理,改变“有用才有价值”观点,让学生成为自己,成为一个个自由的人。

第一次现场观看京剧、第一次听作家梁晓声讲文学、第一次走进北京名校……一段段学习经历皆为一束束光,拓展了我狭隘的认知,改变了我以往的偏见甚至错误的认识。

“明师”学习之旅业已启程。未来,我将追光而行,努力成为明日之师、明白之师、明亮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