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做有教育情怀的“明师”让教育家精神熠熠生辉
■董艳
我一直在思索:“教师最大的善是什么?”一直以来,“立德树人”四个字是镌刻在我灵魂里的,我以自己所理解的教师最大的“善”和孩子们相处。我很荣幸能成为“新教师基金”首届明师班学员,如今对这个问题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立育人之魂。做“明师”,要有大“善”,要立育人之魂。这个“魂”也可以称之为“教育情怀”。何为情怀?杜甫在《北征》中慨叹:“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乔吉在《金钱记·第三折》里感伤道:“扫愁帚扫不了我郁闷情怀,钓诗钩钓不了我这风流的症候。”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卷五》中失落地说:“刘郎去后情怀减,不肯红妆真到今。”由此看来,这“情怀”大抵指的是人的一种心境、心情。顾名思义,教育情怀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的一种心境和心情。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在主题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讲座中强调: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最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邓传淮司长作为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情怀。中国科学院大学盲人教授杨佳以恩师为镜,以初心破难,修炼成众人生命里的一道“光”,指引我们前行。这是杨佳老师作为教育学者的教育情怀。朱永新教授在《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一书中指出: 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是人本论和行动论。人本论指向“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行动论强调教育的实践探索,通过行动去改变教育,最终要引领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管身在哪里,朱永新老师始终心系教育,著作等身,这是他作为教育专家的教育情怀。
新时代,我们就是要做一个有情怀的教师,点亮自己,照亮他人,把教育做得有温度。
悉育人之道。做“明师”,要有大“善”,要悉育人之道。这个“道”也可以称之为“教育价值观”。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主题为“文学与教育”的讲座中谈道:教师要以自己对文字的感知力来拓展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笔者以为,梁晓声提醒我们:语文教师要用学散文的方式教散文;用学小说的方式教小说;用学诗歌的方式教诗歌……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朱永新老师在《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一书中指出:新教育人要有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这是新教育实验的价值观,更体现了新教育人的精神高度。20多年来,新教育人童喜喜老师做到了,蓝玫老师做到了,张硕果老师做到了……许新海局长做到了,陈东强局长做到了,林忠玲局长做到了……他们的育人之道为我们新教育人树起了一面旗帜。
2023年9月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我们教师不可能都成为教育家,但我们要以教育家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修炼育人之道,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让教育家精神在“三尺讲台”熠熠生辉,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价值观。
新时代,我们要像教育家那样做教师,相信种子的力量,把教育做得有深度。
谙育人之术。做“明师”,要有大“善”,要谙育人之术。这个“术”也可以称之为“教育方法论”。于漪老师说:教师的双肩责任重大,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在明师班的课程中,我们感受颇深,李庆明教授、朱雪晴老师分别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每一颗星星在银河中闪闪发光”为主题,站在理论与实践的角度,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新教育的精神盛宴,从侧面为我们解读了朱永新老师的书《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在新教育实验里师生们幸福的模样。朱永新老师说: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赋予教育田园里一根根“扁担”巨大的力量,挑起了生命,挑起了孩子的未来,也将挑起国家的明天。
这些年,我很幸运,承蒙新教育引领,步步拾级而上,提出了“乡土田园诗意教育”理念。我和学生在乡村大地上诗意栖居,打造了一系列课程:在以“古诗文诵读”为主题的“沐浴古来之风”课程中,每个清晨我们诵读古诗词,给古诗词配画,将古诗词改写成小片段、儿童诗;在以“儿童诗读写”为主题的“那诗意在乡土的歌”课程中,每一周我们诵读原创诗歌,我不仅写诗送给孩子们,还让孩子们进行集体或个体创作,记录课堂故事;在以“整本书共读”为主题的“荡舟书海”课程中,每月师生共读一本书,通过推荐课、推进课、汇报课三种课型点燃孩子们的阅读热情,并指导孩子们进行阅读,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在以“描摹乡土生活”为主题的“品味乡土生活”课程中,我带领孩子们走上街道,走进超市,走上晒谷场,走进田间地头……用从阅读中汲取的知识、提升的能力来描摹乡村生活;在以“书信”为主题的“远方的诗”课程中,我让孩子们给自己、给远在外地的父母写信,用阅读中获得的力量来排解留守的孤寂心情,懂得感恩父母,进行自我教育。我们师生共读了600多本书,累计创作了3000多首儿童诗,写了1000多篇文章,30多个孩子的文章发表在刊物上。
这些年,教学相长,我不断经历着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到的三个阶段:浪漫感知阶段,自我发现,寻找可能;精确学习阶段,自我批判,塑造新我;综合运用阶段,自我接纳,渡己渡人。我不断归零,不断重启,不断重塑,不断预约另一个自己的到来,如今又遇见了明师班。
新时代,我们就是要做一个有方法论的教师,相信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创造奇迹,把教育做得有高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或许,我也只能以浅薄的学习力来借助明师班课程的力量回复我自己。
我是谁?我身在何处?我将往哪里?被文字浸润的朴素之心告诉我:我的眼前是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的身后是一颗颗期盼的心,我就是立在眼与心之间的那个人。
我是谁?我身在何处?我将往哪里?被乡村孩子淘洗的玲珑之心告诉我:我选择了乡村教师,就选择了在三尺讲台站立的姿势。
我是谁?我身在何处?我将往哪里?被乡土善待的赤子之心告诉我:乡村孩子的方向,乡村教育的方向,就是我的方向。
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那么,教育家高不可攀吗?我们与教育家的距离有多远?或许便是知行合一的距离。
(作者系安徽省霍邱县户胡镇中心学校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2023年全国“最美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