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杨春芳 彭蕾

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化思政学科内涵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依托慧学课堂充分开展“课堂—课例—课型—课题”研究,利用5G数字化环境,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场域,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不断厘清不同年级与不同主题的内容,构建“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思政课图谱,不断增强思政课育人实效性和针对性。

教学目标一体化:

从单一课例到丰富课型

思政学科具有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等特点,而它的教学内容更是丰富灵活,有心理主题、朋辈主题、民族主题、法治主题、历史主题、网络主题、环保主题、劳动主题、公共生活主题、健康教育主题……这些教学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可或缺。

如何促进小学阶段思政课的有效落实?如何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通过对单一课例的分类梳理,我们从教学内容维度横向分出思政课十大课型,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维度纵向又分出思政课六大课型,由此形成一张思政教学课型网络。教师们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教师自身特点及教学环境资源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课型。同时,每一种课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可单一、可组合,还可以同课异构。这对于新教师而言就起到导航仪的作用,引领和规范他们的课堂不至于偏离教学目标,使课堂在教学的正常轨道上畅行。对于成熟教师来说,这种课型的规范性已经内化为教学习惯,同时,他们还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中尽情彰显自己教学的艺术性和独特性。

丰富的课型推动小学阶段思政课教学目标更明确、更聚焦,从而与初中阶段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对接。

教育资源一体化:

从有限空间到“无涯课程”

课程要唤醒儿童的生命自觉,帮助儿童打开从自身通向外部世界多重发展的大门,开启崭新的领域与远处的未知。“十四五”期间,根据学校学情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我校在整体规划中推出“无涯课程”,通过交互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小游戏学习、研究性学习、共同体学习等方式来实施,强调让孩子成为有无限可能的人,强调儿童与自然、社会、文化、科技、国际产生紧密联系,全面助力儿童内在积极的德性力量发展,促进儿童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从而打通各学段思政课之间教育资源的无形壁垒。

依托“无涯课程”,学校思政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依托传统节日和校内外丰富资源,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元宵闹新春、非遗技艺展、在苏州革命博物馆传承红色信念、在苏州航空俱乐部感受祖国航天事业的腾飞等。部分志愿者家长走进学校向学生讲述革命故事、讲解各行各业同学们感兴趣的知识,帮助孩子们拓展视野,接受熏陶。

学习方式一体化:从静态学习到动态宣讲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螺旋上升、教育资源的无形融合,也要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衔接与呼应。在小学阶段,思政课的学习活动主要在课堂开展,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辨析探究等方式,不断加深道德认知,深化道德情感。随着学生身心发展,单一的课堂静态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政课的学习方式,推动思政课走出课堂。

为此,我校创新推出“思政宣讲团”德育实践新方式,通过年级横向互育、家族纵向互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宣讲道德理念、提升道德认知,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有效促进思政课学习方式一体化。如本学期,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根据读本课程内容,分别进入二年级和四年级进行宣讲,让读本思想通过宣讲团“活”起来。在活动中,学生既是小听众,也是小讲师。此课程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团队合作与探究中有效提升学生搜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也实现不同学段思政课的方式“互嵌”与“融合”。

教育评价一体化:从浅层问答到深度整合

作为思政课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阵地,更是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领域。对于小学思政课而言,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育人价值,既是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也是课程方案及新课标落地实施的需要;既是课堂教学向生活实际扎根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之举。

为了切实发挥教育评价的调控与诊断功能,我校明确小学低中高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在教材自身所设置的单元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情况,从教材内容中提炼主题,围绕单元主题开展教学活动与作业设计,确保单元主体化学习单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德性成长规律,体现同主题不同年段的螺旋上升。学习单的设计不仅聚焦在课堂互动体验上,也关注课前调查探究、课后跟踪评价等环节,涵盖家庭、学校、社区等领域,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单元主题化学习单评价主体多元,既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自评,鼓励家长与其他相关人员广泛参与;评价尺度也是多元的,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富有个性的发展,力求通过作业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促进他们健康、自信地成长。

(杨春芳系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彭蕾系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思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