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结”开启的志愿人生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4年间走进全国25个贫困县,创编5种民汉双语教材,累计开展7000多课时的普通话推广教学……不久前,江苏师范大学学生郝晟因其在推普脱贫攻坚实践中的突出表现被授予第二届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称号——

一个“网结”开启的志愿人生

■本报记者 汤文清 通讯员 孟召学 吴向裕

2019年,郝晟正在江苏师范大学读大三。他作为国家“推普脱贫攻坚”工作大学生先遣队核心成员,和队友前往贵州省长顺县开展前期调研。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第一次坐车进入乌蒙山区时,郝晟心里直打怵。

陡峭的山路没有击退郝晟和同伴们的决心。4年来,这支“推普脱贫攻坚”小队的足迹遍布贵州省西南部、四川省凉山州、云南省怒江州、甘肃省临夏州等国家深度贫困地区。郝晟和团队深入25个贫困县、166个深度贫困村,摸清近6000名贫困青壮年的学习需求,创编5种民汉双语教材,创新设计“协同教学”“同伴学习”和“语流中教拼音,场景中教句型”新型快速教学方法,累计开展7000多课时的教学活动,惠及3万余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郝晟的家乡五莲县是山东省的一个贫困县。大一时,郝晟就常常拿起摄像机,拍摄当地农贸推介会上的农产品,帮助村民把农作物信息上传至电商平台。郝晟很喜欢史铁生关于世界由一个“网结”开始拓展的表达。对他来说,家乡助农活动是他参与志愿服务的第一个“网结”,由这个“网结”出发,他的生活逐渐和更大的世界连接到一起。在此过程中,他也产生了新的愿望:“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多接触社会、感知国情。”

在班主任于亮的建议下,郝晟决心走进西南部的贫困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国家《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出台后,2019年,江苏师大组织开展“推普脱贫攻坚”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郝晟主动报名,和11名实践团队员一起来到了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打召村。

打召村99%的村民为苗族,日常交流只会使用苗语。在这里,郝晟强烈感受到了当地村民因为语言不通、无法外出的困难,以及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渴望。在江苏师大学术委员会主任杨亦鸣的指导下,郝晟和实践团队员选取自我介绍、问路、购物、住宿、找工作等外出务工主要语言场景,汇总常用词汇和句型,编写《普通话基本用语100句》教材,为该村有外出务工能力的80名青壮年开展一对一辅导。

“这里招工吗?工钱怎么算?”第一次培训结束后,村民莫小黄就运用学到的简单句子在邻镇找到了一份日薪180元、包吃住的泥瓦工工作。“大学生教的这些普通话,有用得很!”莫小黄高兴地把好消息告诉了乡亲们。

“再为他们多做一些事”

推普脱贫成为郝晟联系世界的新“网结”。为了了解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和需求,郝晟和队友们在长顺县深入开展问卷调研。当地不少村落都散布在交通闭塞的大山深处,他们就带着自编问卷和建档立卡表,靠着双腿翻山越岭。有时,要步行半天才能到达一个村子。

在调研中,郝晟发现有些村民不能或不愿离开大山。郝晟和成员们商量,不如把推广普通话与技能提升有机融合,助力当地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在实践团继续编写《电商直播基本用语》《乡村旅游基本用语》等系列教材的同时,郝晟利用自己电商助农的经验,教老乡们在电商直播中推广当地特产。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实践团队完成了对长顺县推普工作的前期调研,还利用调研间隙为山区留守儿童开展帮扶教学。

每次外出采购物资,郝晟都要走上一段长长的山路,往前看是十万大山,往下望是万丈悬崖,让他颇有些胆战心惊。一个叫小韦的学生主动提出要骑摩托车接送郝晟往返。别人打趣道:“你们的老师放暑假了,怎么还叫老师?”小韦立刻回答:“只要是教过我们的,都是老师!”这句话,让郝晟记了很久。

国庆节前,郝晟和团队要离开了,学生们用当地的芭蕉叶编织成一面旗帜,作为临别的礼物送给了这群年轻的志愿者们。

芭蕉叶做成的旗帜,始终飘荡在郝晟心间。“我还能不能再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多做一些事情?”带着对小韦和那群孩子的牵挂,这个念头深深种在了郝晟心里。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

2020年本科毕业,郝晟毅然放弃了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资格,决定先到陕西省三原县高渠学校支教一年。

郝晟要教3个年级6个班的道德与法治课。开学前,他记录下每个孩子的家庭信息和性格爱好,发现243个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在父母缺位的家庭教育里,手机成为亲情的替代品。“这些孩子普遍对网络信息缺乏分辨力,比如在网上看到吃播,有的孩子就会模仿,最后浪费了食物。”郝晟说,“道德与法治,越教我就感到越重要。”

在课堂上,郝晟用古诗《悯农》引入“珍惜粮食”话题,播放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当今生活来之不易。上完课,郝晟给班里的孩子打饭,发现几乎没人再剩菜了。那一年期中考试,郝晟所带班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均分位列全县第一。“品德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每个人的成长最终要靠自己。支教时间虽然只有一年,但我希望在这一年里,能给他们还有我自己都留下些什么。”

2020年,郝晟参加了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和三原县团县委共同发起的“一颗苹果的温度”公益扶贫活动,通过“互联网+扶贫公益”的模式解决当地苹果滞销问题,所获收益用来资助当地困难学生。

支教结束后,郝晟回到江苏师大读研并担任学校推普志愿服务团队长。受教育部委托,该志愿服务团连续3年牵头组织全国高校推普活动,覆盖全国999所高校、3388支团队和近4万余名志愿者。

家乡助农、推普脱贫、陕西支教……郝晟的志愿之路与家国相连,与山海相约。他说,这个志愿服务的小小“网结”还会继续向更远的地方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