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涵育“弘牛”品格 成就“学书润品”
■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谢雯燕 承中圆
涵养文化底蕴,彰显儒雅风范。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以“诚恒”为校训,代代相传耕犊牛、拓荒牛、孺子牛“三牛”精神,涵育以“诚恒·牛品”为核心的“弘牛”学校文化。
书法教育是“弘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打造书法特色,牛小大力发展书法教育,践行“五育”并举,推进市级、区级中小学品格提升建设项目《学书润品:涵育“弘牛”品格的书法教育实践》《从“小写书法”迈向“大写人生”的“五小”实践》,培育具有“诚恒·牛品”个性特征的牛小少年,取得显著的成效。2019年12月,牛小被命名为常州市书法特色学校;2021年12月,获评常州市首批墨香校园。仅2021年,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书法比赛中获得特等奖4个,一至三等奖88个。
打造沉浸式场景资源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牛小以环境观照人的内心,打造书法教育场景资源,创生“五育”融合的活动阵地,形成五大场景。
新建书法主题场馆墨耕园。墨耕园以开放式公共空间为主,分为4个区域,为师生营造阅读、研习、品析、交流的墨香氛围。
组建家风馆、“弘牛”实践活动中心两个场馆。家风馆展品以书法作品的形式呈现,与牛塘镇政府、武进区妇联共建共享,融合“扬校风、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目标,建设飘溢浓墨香、传承好家风的育人阵地。“弘牛”实践活动中心约1500平方米,兼具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体验馆的功能。
建设书法广场、书法展厅、书法角三大主题展区。把校园最大的广场打造为书法广场,布展书法发展史、师生优秀作品等,定期承办各类书法活动。辟出长廊、墙面、转角等散点式个性化书法展厅,让师生时时沉浸在墨香之中。
打造米芾拜石、墨池、墨缸、玉德石四大学书典故景点。牛小妙用已有环境,布置与名人书法家有关的景点,如米芾拜石、玉德石故事等,让学生从典故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成立五大校外联盟中心。开启“牵手”计划,与武进博物馆、青云村委、澄怀阁工作室、刘海粟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共同搭建学书润品校外实践基地和研究平台。
培养梯队型发展中心
为让学书润品更好地落到实处,加强书法育人队伍建设,牛小着重打造梯队型发展中心。
分层培养建队伍。以“分层推进、梯队发展、整体提升”为导向,根据书法教师的需求、实际教学能力、工作年限,将其分为3类。面向工作5年内、无书法教学基础的教师,实施青年教师书法培训初级计划;面向有一定书法基础、已开展书法教学多年的教师成立“书法俱乐部”;面向已加入各级书法协会的教师成立“协会工作站”。采取分层培训策略,开展模仿名师、技能培训、专题研究等活动,力争让美术教师、语文教师、班主任人人会写,人人会品,人人会教,人人会育。
多元培训提师能。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策略,定期开展分层技能培训,校内由省书协会员、牛塘镇书画协会副会长、我校教师许波担任导师,每周二上午进行青年教师三笔字培训,每周三上午开展书法俱乐部活动。邀请校外书法专家对全体教师培训指导,系统讲授书法基本理论与技能,提高教师的书法技能、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比如,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市书协理事、区书协副主席张克强等来校作书法讲座。牛小还挑选有潜力、肯努力的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书法教师专项培训,开阔视野,提升技能。
系统考核定层级。每周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三笔字考核;每学期末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书法考核,并举办展览;在各学科校内基本功比赛中,把三笔字作为必赛环节;建立书法培训微信群,教师们在群里上传作品,互相学习。
拓展多元化实践方式
书法课堂让统整教学成为可能。除每周开展一节书法课,牛小还将书法和语文、美术、科学等学科融合,通过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等方式统整教学,实现学书润品,全科育人。
书法社团让学生收获自信。每周三和周五,牛小在学生书法社团开展“与吾有约”活动,每个社团成员为同一年级的学生,由专职美术教师兼职辅导。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同伴互助、经验分享、作品展示等方式,提升自我,收获自信。
跨级游艺让学生在书法乐园畅游。每学期末,牛小在书法广场组织一次跨班跨年级全校性书法游艺活动。孩子们带着自己的书法作品混龄组合,售卖、交换,充分展示自我。
共育拓宽学生书法学习时空。牛小每学年举办墨香少年擂台赛、春联义卖赛两大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举办教师秀水平、学生秀成长、家长秀风采三大秀场,为师生、家长搭建舞台;开展墨耕节、艺耕节、春联节、成长节四大节日活动,让学生实现全时空体验。此外,牛小还与牛塘镇青云村关工委联合成立弘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辅导站,专门开展青少年书法修身社团系列活动,邀请人生导师、专业辅导教师每周上一节书法课,将其打造为学书润品的德育联盟。
浸润墨香,淬炼品格,涵养心灵。依书法而育,借书法而润,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将继续全面建设“学书润品”工程,以书启智,以书育德,培育学生品行个性,激发学生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