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1+3”融合教育助力特需儿童成长
■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心幼儿园 张棋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特需儿童而言,良好有序且安全有效的学习环境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我园创设“1+3”融合教育环境(“1”即专业资源教室,“3”即灵活生动的班级环境、开放有序的公共环境、安全合理的户外资源场),为特需儿童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积极促进融合教育的实施。
专业支持的资源教室。我园设有120平方米的融合教育资源教室,该教室内设康复训练区、补救教学区、语言训练区、心理支持区、办公管理区和评估测量区。特需儿童由其家长书面申请进入该教室,并由班级同伴陪伴参与活动,每周2次。教师结合特需儿童的需要,开展融合活动。同时,资源教室也向普通孩子开放,最大程度发挥其教育功能。
灵活生动的班级环境。针对不同特需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教师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注重灵活性和生动性。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特需儿童,在其所在班级设立阅读区,并提供“影子教师”和“互助伙伴”;对于社会情绪发展迟缓的特需儿童,在其所在班级设置“情绪部落”;对于动作发育迟缓的特需儿童,在班级设立“技能练习站”,根据特需儿童发展情况定期评估,并设立阶段性目标,调整教育内容。
开放有序的公共环境。结合园本课程的开展,我们创设温馨、舒适的室内公共区域环境,并通过布置大厅主题环境、投放公共活动区材料和绘本以及展示特需儿童作品的方式,让特需儿童参与公共环境的打造,展示自我,在环境中感受美、体现美、创造美。
安全合理的户外活动场。户外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场所,我园拥有近10000平方米的户外场地,为特需儿童创设了安全合理的户外环境。我们改造户外区域、优化塑胶操场布局、添置游戏器材、明确不同游戏区域功能,开展农事活动和种植园生命课程等,让特需儿童在多元的户外活动中与同伴一起生活、学习和游戏,获得更丰富的直接经验和感知体验。
“1+3”融合教育环境的创设,充分考虑特需儿童对室内外环境的需求,并针对特需儿童的特点进行系统化调整,这样的环境能够更好地帮助特需儿童开展学习和康复训练,助力其健康成长。